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衷情     
瀏覽人次:1471 收藏人次:119159
內心的情感。如:「互訴衷情」。《三國演義》第一五回:「策見瑜大喜,訴以衷情。」
    
瀏覽人次:28862 收藏人次:1829735
真誠的、內心的。如:「衷心」、「衷情」。
    
瀏覽人次:16552 收藏人次:8062249
喜、怒、哀、樂的內心感受。如:「心情」、「情緒」。
男女之間的愛意。如:「愛情」、「談情說愛」、「情竇初開」、「情投意合」。
親屬之間的情感。如:「親情」、「手足之情」。
友誼、交誼。如:「人情」、「友情」、「交情」、「情同手足」。
狀況。如:「情況」、「情形」、「情節」、「實情」、「病情」。
    
瀏覽人次:20231 收藏人次:6141120
1.搖曳、擺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風裊篆煙不捲簾,雨打梨花深閉門。」明.陳子龍〈訴衷情.小桃枝下試羅裳〉詞:「風乍暖,日初長,裊垂楊。」
    
瀏覽人次:9764 收藏人次:3313357
1.陳述、申說。[例]告訴、傾訴、互訴衷情
半推半就     
瀏覽人次:7378 收藏人次:704005
就,依順,順從的意思。「半推半就」一詞出自元朝王實甫的《西廂記》,後來多見於明清小說之中,如《二刻拍案驚奇》、《鏡花緣》。故事裡,透過紅娘的居中幫忙,崔鶯鶯和張君瑞得以在夜裡無人時私會西廂房。兩人在房中互訴衷情時,崔鶯鶯在半推半就之下,讓張君瑞吻了她的腮頰。這裡的「半推半就」是用來形容崔鶯鶯當時的心情,意指她心中早已同意,但表面上卻不答應,表現出推辭、害羞的情態。後來「半推半就」被用來形容假意推辭的樣子。
款曲     
瀏覽人次:3120 收藏人次:120258
1.衷情。漢.秦嘉〈贈婦詩〉三首之二:「念當遠離別,思念敘款曲。」
陳情     
瀏覽人次:3118 收藏人次:0
陳述衷情。《楚辭.屈原.九章.惜往日》:「願陳情以白行兮,得罪過之不意。」
陳請     
瀏覽人次:2144 收藏人次:0
1.請願,陳述衷情。《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皇甫規妻傳》:「妻乃輕服詣董卓門,跪自陳請,辭甚酸愴。」唐.吳融〈授孫儲秦州節度使制〉:「既聞陳請,須議改移。」
陸游     
瀏覽人次:1458 收藏人次:0
大作》、《沈園二首》、《示兒》;其詞五首:《卜算子》(驛外斷橋邊)、《夜遊宮》(雪曉清笳亂起)、《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鵲橋仙》(茅檐人靜)、《釵頭鳳》(紅酥手);其文一篇:《遊小孤山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