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裹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圍繫在腰腹間的布帛。《初刻拍案驚奇》卷一:「那問的人揭開長衣,露出那兜羅錦紅裹肚來,一手摸出銀錢一個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纏繞、包紮。如:「裹腳」、「裹粽子」、「裹傷口」、「馬革裹屍」。
包封的物品。如:「包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腹部。如:「肚子」、「肚皮」、「瀉肚」。
俗稱動物的胃為「肚」。如:「牛肚」、「豬肚子」、「炒羊肚絲」。
茅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糞坑,簡陋的廁所。因在地上挖一大坑,上用簡單木架,蓋上茅草,故稱為「茅坑」。《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這裹肚,其實不知什麼人遺失在茅坑傍邊,喜得我先看見了,拾取回來。」也作「毛坑」。
庫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管庫房的役吏。《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細》:「縣尹教取裹肚和銀子來,分付庫吏,把銀子兌准回復。」
吃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摔跤、跌倒。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上路時又淋溼我這布裹肚,吃交時掉下了一個棗木梳。」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