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西洋     
瀏覽人次:369 收藏人次:0
1.指中國大陸西南方的南洋群島一帶。《明史.卷三○四.宦官傳一.鄭和傳》:「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2.對歐美各國的泛稱。《紅樓夢》第五二回:「姐姐那裡常有那西洋貼頭疼的膏子,叫做『依弗哪』,找尋一點兒。」
擊劍(西洋劍)     
瀏覽人次:1176 收藏人次:0
  擊劍是一個運動競賽的項目,源自於中古世紀歐洲的劍術。在希臘、羅馬時代,流行以短刀做為武器。中古時期,騎士以雙手握持寬刀長劍。十六世紀,演進成輕巧靈活的刀劍。及至十八世紀,歐洲的王公貴族競相研習劍術,法國、義大利與匈牙利之劍術風氣大開,奠下日後發展的基礎。
  擊劍比賽包括三種不同形式的劍,即鈍劍(fleuret)、銳劍(epee)及軍刀(sabre)。由於電審器的使用,選手除傳統的白色制服、面罩、手套外,還裝備有連接電路的體線以及覆蓋身體有效部位的電衣。雙方選手是否得分,均可由電審器的燈號顯示。
  鈍劍又名輕劍或花劍,劍刃扁平而窄,輕巧而柔軟,以刺擊為主,重細膩的攻防...
拆穿西洋     
瀏覽人次:1097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識破騙局,揭發真相。如:「他這種騙人的手段,並不高明,一下就被我們拆穿西洋鏡了。」
西洋     
瀏覽人次:1033 收藏人次:0
2.比喻故弄玄虛騙人的技巧或手法。如:「拆穿西洋鏡」。
西洋(Atlantic Ocean)     
瀏覽人次:402 收藏人次:0
北大西洋航線     
瀏覽人次:285 收藏人次:0
聯絡北大西洋東西兩岸的航線。目的是使北美東部和歐洲取得海運和空運的來往,是世界最繁忙的一條航線。約位在北緯四十度至五十度間,倫敦和紐約為此航線兩端的最大商港。
鄭和下西洋     
瀏覽人次:282 收藏人次:0
故事靖難之變,明成祖(註1.)即位後,便派遣鄭和下西洋。鄭和本姓馬,雲南人,成祖時的宦官,屢世皆為回教徒,因深受成祖信任,乃賜姓鄭。成祖為了催促南洋各國進貢,乃打著尋找建文帝(註2.)的名號,派鄭和率領龐大的艦隊從南海赴往印度洋一帶。第一次率大船六十二艘,將士兩萬七千八百多人,1405年(永樂三年)從蘇州劉家港啟程,航海期間共兩年又四個月,停泊處從占城、真臘、暹羅,經爪哇、舊港、蘇門答臘,至錫蘭,在由此到印度西岸的古里。此後二十五年間,他曾六次下西洋
西洋     
瀏覽人次:254 收藏人次:0
海洋名。介於美洲與歐洲、非洲之間,北通北極海,南接南極海,面積約八千二百萬平方公里。和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北極海)、南冰洋(南極海)合稱五大洋。
西洋     
瀏覽人次:254 收藏人次:0
2.比喻故弄玄虛騙人的技巧或手法。如:「拆穿西洋景」。
西洋教育制度     
瀏覽人次:238 收藏人次:0
  西洋教育制度,溯源於古希臘文明。因為今日西方文明的始源,是希臘人的精神智慧所形成的思想文化,是以希臘文化是西洋文化發達的搖籃;而西洋教育制度的演變,亦應自希臘時代開始。
  西洋教育制度的演進,依教育史的階段分期,不同時代有其不同的教育制度。其大要如下:
  1.希臘時代:斯巴達和雅典,是代表希臘文化的兩個城邦,但因二者的社會文化背景不同,其教育制度與設施,亦各有不同。斯巴達實施軍國民教育,雅典則發展出民主的教育。在希臘史上,新雅典繼古雅典而來,是希臘後期文化與教育的主流。當時由於各派哲學崛起,教育亦任由私人辦理,因此其教育設施具有多樣性,大致已發展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