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覆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誤事失職的大臣。宋.劉子翬〈汴京紀事〉詩:「空嗟覆鼎誤前朝,骨朽人間罵未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金屬器具。圓腹、三足兩耳,亦有四足的方鼎。盛行於商、周時代。如:「鼎鼐」、「鼎鑊」、「列鼎而食」。
古代傳國的寶器,作為王位、帝業的象徵。如:「問鼎中原」。
盛大。如:「鼎力相助」、「鼎鼎大名」。
方當、正當。如:「鼎盛」。
借指三公、宰相、重臣等高位。如:「臺鼎」、「鼎輔」。
古代烹殺罪人的刑具。
比喻三方對峙。如:「三國鼎立」、「鼎足而居」、「勢成鼎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遮蓋。如:「覆蓋」、「覆面」。
翻倒、反轉。如:「翻覆」、「天翻地覆」、「覆水難收」、「翻來覆去」。
毀滅、消滅。如:「傾覆」、「顛覆政權」、「全軍覆沒」。
回、還。通「復」。如:「答覆」、「覆信」、「往覆」。
重、再。通「複」。如:「覆核」、「覆議」、「申覆」。
從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從諫如流反義:固執己見,拒諫飾非,剛愎自用辨似: 「從善如流」及「從諫如流」都有接受別人意見的意思。 「從善如流」側重於接受好的意見;「從諫如流」側重於接受別人的規勸。 從善如流 從諫如流 辨似例句 ○ ㄨ 在上位的人,一定要廣開言路,~,否則獨斷獨行,必將喪失民心,遭致覆鼎之禍。 ㄨ ○ 我們的長官,潔身自愛,~,只要有缺失,任何人進諫,都虛心接受。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