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3.22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觀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參觀他國的文物制度、政教習俗。典出《易經.觀卦》:「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明史.卷三二六.外國列傳七.意大里亞》:「臣與先臣利瑪竇等十餘人,涉海九萬里,觀光上國,叨食大官十有七年。」
2.觀覽風光、參觀旅行。如:「他常到各地觀光遊覽。」清.徐珂《清稗類鈔.棍騙類.呂苕齋騙行篋》:「知周之初次觀光也,為述海上繁盛之狀況,漸及於冶游。」
3.觀覽賞光。《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先生這個議論,我怎麼敢當?只是禮樂大事,自然也願觀光。」
觀光勝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風景或古蹟文物聞名,並能吸引眾多遊客的優美地方。如:「陽明山、墾丁公園,都是臺灣有名的觀光勝地。」
觀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他處旅行、參觀的人。如:「此處風光優美,一年四季都有觀光客前來遊賞。」
觀光事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劃一國的風景名勝、古蹟、文物等,並配合完善的交通、餐館、旅館等設施,以服務為主的事業。也稱為「無煙囪工業」。
觀光果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兼具生產、休閒等功用的果園。遊客買票入園後,可在園內自由採食,亦可購買。是近年來政府極力推行的觀光遊憩事業。
觀光夜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政府設計規劃,並配合當地特色,來吸引遊客的夜間市集。如饒河街觀光夜市。
觀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執掌觀光事務的機關,隸屬於交通部。主要功能在對外宣傳我國的觀光旅遊勝地,以促進外人對我國的認識。並積極參加國際組織,以交流、吸取國外旅遊、觀光經驗的機構。
觀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吸引外國遊客來臺觀光,民國七十八年起實施配合觀光節的系列民俗藝文活動,為期一週。
觀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府為發展觀光事業,吸引更多外國遊客來臺觀光,以深入了解我國傳統文化,民國六十七年起,特定每年農曆元宵節為「觀光節」。
觀光遊憩性資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益於國民育樂的自然資源,如自然風景和野生動、植物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