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8.03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觀古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堂由精於版本目錄學甚及史學的葉德輝所建,由於其治學以經學、小學為主,故觀古堂所藏頗多此二類之書,尤其又以清人的經義著述為多,其中特別搜集乾嘉的詩文集,先後收得一百多家,葉氏一一為之撰寫提要,記述作者生平事蹟、詩源派別源流等。
觀古堂書目叢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古堂書目叢刻〕,民國葉德輝考校刻印前人所撰書目之總稱,葉氏從光緒28年(1902)首先刊行前4種,一直到民國8年(1919)乃將前後所刻書目合為一叢書刊行,是即〔觀古堂書目叢刻〕,凡15種。分別敘述於後:
   (一)〔明南雍經籍考〕2卷:明梅鷟撰。南雍,明南京國子監。本書原存〔南雍志〕中,後湮滅無存,然監中尚有孤本流傳,葉氏從劉笏雲學正鈔得。
   (二)〔絳雲樓書目補遺〕1卷:清錢謙益撰,陳景雲注。本書為錢謙益自撰之藏書目,分73類,葉氏從丁日昌持靜齋所藏絳目抄本中錄出。
   (三)〔靜惕堂宋元人集書目〕2卷:清曹溶撰,原附〔絳雲樓書目〕後,葉氏從丁...
觀古堂藏書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古堂藏書目〕,民國葉德輝撰。全書凡4卷,初編於光緒27、28年間(1901-1902)。辛亥革命,葉德輝避居湘潭朱亭山中時予以重編,爾後陸續修訂,於民國5年(1916)付刊。
  此書乃葉德輝一生精力之所注,其分類方式與〔四庫全書總目〕、張之洞〔書目答問〕大同小異;唯內部的分類略有增減、次序略有變化。葉德輝以為此一書目可以補正張之洞〔書目答問〕之缺誤,亦足以作為〔清史藝文志〕之材料。
  〔觀古堂藏書目〕分四部46類:
  經部13類:易、書、詩、禮、樂、春秋、論語、孝經、爾雅、石經、經解、小學、緯候。
  史部12類:正史、編年、注歷、霸史、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如:「觀賞」、「觀光」、「參觀」、「觀看」。
景像、情景。如:「奇觀」、「景觀」、「外觀」、「恢復舊觀」。
看法、意識。如:「觀念」、「主觀」、「人生觀」、「世界觀」。
道觀:道教的寺廟。
小樓及其上之建築物。如:「樓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房、大廳。如:「殿堂」、「廳堂」、「登堂入室」、「金玉滿堂」。
有專門用途的屋子。如:「禮堂」、「課堂」、「教堂」、「食堂」、「澡堂」。
古代官府辦公的地方。如:「過堂」、「升堂」、「政事堂」、「對簿公堂」。
商店、場館的名稱。如:「同仁堂」、「靈糧堂」、「靜思堂」。
母親的代稱。如:「令堂」、「萱堂」。
同祖先的父系親屬。如:「堂姪」、「堂叔」、「堂姊妹」、「堂兄弟」。
「堂號」的簡稱。如:「四知堂」、「三省堂」、「問禮堂」。
量詞:A>用於計算課程分節的單位。如:「一堂課」。B>用於計算成套物品的單位。如:「兩堂家具」、「一堂瓷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去且久遠的時代、事物。與「今」相對。如:「古今中外」、「貴古賤今」。
過去的、舊的。如:「古代」、「古蹟」、「古事」、「古人」、「古物」。
質樸、舊而傳統的。如:「古樸」、「人心不古」。
固執守舊,一成不變,不合時代潮流。如:「古板」。
古體詩的簡稱。如:「七古」、「五古」。
姓。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