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2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解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屬山西省。在省境西南。姚渠河斜貫其間,東南與安邑縣接界處有大鹽池。有同浦鐵路通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參見「解縣」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行政單位。古時候歸屬於州、府、道,現今則在省之下,鄉鎮之上。如:「臺北縣」、「雲林縣」、「高雄縣」、「縣政府」。
路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道不拾遺注音︰ㄉㄠˋ ㄅㄨˋ ㄕˊ |ˊ漢語拼音︰dào bù shí yí釋義︰即「路不拾遺」。見「路不拾遺」條。 01.《戰國策.秦策一》:「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源) 02.唐.司空圖〈解縣新城碑〉:「人皆知恥,道不拾遺;視禮法之率由,信恩威之並濟。」 參考詞語︰塗不拾遺注音︰ㄊㄨˊ ㄅㄨˋ ㄕˊ |ˊ漢語拼音︰tú bù shí yí釋義︰即「路不拾遺」。見「路不拾遺」條。 01.《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參考詞語︰路無拾遺注音︰ㄌㄨˋ ...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19)字雲長,本字長生,三國蜀河東(今山西解縣)人。為蜀漢大將,輔佐劉備成大業,曾大破曹軍,威震一時。官歷前將軍、漢壽亭侯,後吳將呂蒙襲破荊州,被殺。諡壯繆侯。因其為人忠直仁義,廣受民間崇祀,尊其為「關公」、「關夫子」。歷朝皆有加封,宋時封為武安王,明封協天護國忠義大帝,清乾隆間詔改其諡為「忠義」。也稱為「關帝」、「關聖」、「關聖帝君」、「武聖」。
道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路不拾遺」。見「路不拾遺」條。01.《戰國策.秦策一》:「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源)02.唐.司空圖〈解縣新城碑〉:「人皆知恥,道不拾遺;視禮法之率由,信恩威之並濟。」 
柳宗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柳宗元柳宗元(西元七七三~八一九),字子厚,祖籍河東解縣,出生於長安。唐德宗貞元九年中進士,十二年,又中博學宏詞,初任集賢殿正字,後調藍田縣尉。順宗永貞元年,王叔文、韋執誼等執政,欲裁抑宦官、整頓政治,其後政局驟變,兩人皆得罪被貶,柳宗元受牽連也被貶邵州刺史,又貶永州司馬,於此其期間他登臨山水、寄情詩文,完成不少名作,著有《柳河東集》(其友劉禹錫代為編訂)。生平(早期)唐代宗大曆八年(773年)柳宗元生出生於京城長安。建中四年(783年),柳鎮調任閿鄉(今河南省靈寶市)縣令,柳宗元隨父來到河南。784年,柳宗元又隨父親來...
解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湖泊名。位於山西省解縣和安邑之間,池東西長約三十公里,南北寬約四公里,為大陸地區著名鹽池。所產的鹽稱為「解鹽」。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