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71.03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言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和行為。《韓非子.解老》:「所謂方者,內外相應也,言行相稱也。」《文選.班固.典引》:「誕略有常審言行於篇籍,光藻朗而不渝耳。」
言行舉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和行為。如:「瞧他的言行舉止,顯然出自富貴人家。」
言行一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的和做的相符合。宋.文天祥〈西澗書院釋菜講義〉:「凡所言自相掣肘,矛盾者多矣!力行七年而後成,然則元城造成一個言行一致,表裡相應。」也作「言行若一」。
言行相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顧行,行顧言,即說話與行為兼顧一致。如:「他十分重視信用,是個言行相顧的人。」《北齊書.卷三七.列傳.魏收》:「言行相顧,慎終猶始。」
言行相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相違背。如:「他是個言行相悖的人,大家都不信任他。」
言行相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的話和做的事相違悖。《呂氏春秋.審應覽.淫辭》:「言行相詭,不祥莫大焉。」
言行足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行計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的話和獻的計謀都被採用。形容深被信任。《宋史.卷三三六.司馬光傳》:「光自見言行計從,欲以身徇社稷。」
言行若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的和做的相符合。漢.劉向《古列女傳.卷一.母儀.齊田稷母》:「非義之事不計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也作「言行一致」。
非語言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語言行為是指不用語言而傳遞個人思想與感受或其他訊息的活動,包括面部表情、手勢、姿勢、身體的移動等,又稱為「身體語言」(Body Language)。廣義的非語言行為,把聲音如音調、語氣、語速、停頓時間、音量等也包括在內。非語言行為以外在表現為主,不能隱藏或偽裝。但卻可表現出誇張、熱情、欣賞或冷漠,是發訊者要收訊者知道的意思。此種行為,年齡愈長愈常表現,又稱為「情緒表現的社會規範。」
  研究身體語言的專家歸納若干身體語言所代表的內心意義,如:揚眉表示懷疑;雙臂或雙腿交叉表示不願與對方接近,或不贊同對方,或個性保守;上身前傾表示有興趣,或自己的地位較低等。人類學家霍爾(E. Ha...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