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6.57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討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索還欠款。《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不怕該債的精窮,只怕討債的英雄!」也作「討帳」。
討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窮追不捨的債主。如:「那討債鬼又來了,趕快躲一躲。」
2.花用極大,拖累不堪的親人。如:「想不到嫁了個討債鬼,不但身體不好且又嗜賭,幾年下來,嫁妝早就賠光了。」
討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敗家子、不肖子。拿祖先的財產隨意揮霍的不肖子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索取。[例]討價、討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欠人的錢財。如:「還債」、「欠債」、「債務」、「公債」、「債臺高築」。
泛指有所虧欠而待償還的恩惠、仇恨等。如:「血債」、「人情債」、「感情債」。
冤有頭,債有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報仇討債要找準對象,不牽累他人。比喻處理事情要找主要負責的人。元.施惠《幽閨記》第七齣:「休敢,休敢,俺和你魚水無交,冤有頭,債有主,教你一個來時一個死。」《金瓶梅》第一七回:「各人冤有頭債有主,你平白焦愁些甚麼?」也作「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窮於應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困難得無法處理對付。如:「公司財務發生危機,對於不斷上門討債的債主,他已窮於應付。」
跑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跑、逃亡。[例]他因為經商失敗,債主紛紛上門討債,因此只好跑路。
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報仇討債要找準對象,不牽累他人。比喻處理事情要找主要負責的人。《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我雖是個翦徑的出身,卻也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每日間只是嚇騙人東西,將來過日子。」《水滸傳》第二六回:「武松將起雙袖,握著尖刀,對何九叔道:『小子粗疏,還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你休驚怕。』」也作「冤有頭,債有主」。
納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納食穀。後世指商人置貨收租討債收帳等事。《禮記.喪大記》:「子大夫公子眾士食粥,納財,朝一溢米,莫一溢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