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詞狀     
瀏覽人次:112 收藏人次:0
訴訟的文書。《朱子語類輯略.卷五.論自注書》:「公等他日仕宦,不問官大小,每日詞狀須置一簿,穿字號,錄判語。」
    
瀏覽人次:12374 收藏人次:4902055
語言表義的基本單位。如:「名詞」、「形容詞」、「單音詞」、「合成詞」。
有組織的或片段的語言文字。如:「歌詞」、「文詞」、「演說詞」。
一種格律文學。興起於唐代,在宋代最為興盛。由古之樂府演變而來,其後又遞變而為曲。句法多長短不一。或稱為「詩餘」、「長短句」。
    
瀏覽人次:12358 收藏人次:3503601
形態、樣子。如:「形狀」、「狀貌」、「奇形怪狀」。
情況。如:「狀況」、「現狀」、「病狀」。
描述。如:「狀其聲」、「不可言狀」。
陳述事實的文字。如:「告狀」、「訴狀」、「行狀」。
用以獎勵或證明的文書。如:「獎狀」、「委任狀」、「信用狀」。
狀元:科舉時代殿試第一名的人。後也用以稱考試的榜首。如:「經過幾年的苦讀,他不但考上大學,還是這次考試的狀元呢!」
拋箱     
瀏覽人次:116 收藏人次:0
將狀子投入官府所設的告狀箱中。《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朝殿回衙,即時升廳,引放民戶詞狀詞狀人拋箱,大尹看到第十來紙狀。」也作「攛廂」、「攛箱」。
欽案     
瀏覽人次:105 收藏人次:0
奉皇帝旨意交付辦理的案件。《福惠全書.卷三.蒞任部.清查之法》:「欽案及上司有無未完批審詞狀。」《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你們是都堂衙門的?是巡按衙門的?我又不犯法,又不打欽案的官司,那裡有個攔門不許進去的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