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01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試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試用的卷子。如:「時間到了,監考老師收回試卷。」也稱為「考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考試測驗的題紙。如:「試卷」、「考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驗。如:「口試」、「筆試」、「考試」、「試卷」。
教學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riterion-referenced evaluation):是以事先預訂的標準為依據,從學生在試卷上答對題目的多少,以評定他的學業成就。在學校教學評量上,一般都採用標準參照模式。(三)最佳表現評量與典型表現評量1.最佳表現評量(maximum performanceevaluation):是以測量受試者的最佳表現為目的的,凡是以能力的高低做為評量基礎者,均屬最佳表現評量。2.典型表現評量(typic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目的不再評量受試者能力的高低,而在於評量其是否具備某種(或某些)...
奮筆疾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起筆快速書寫。如:「一拿到試卷,我便奮筆疾書,相信會有好成績。」
小組遊戲比賽法(TG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同學進行學科遊戲競賽。1.競賽型態:依照表達方式可分為兩種形式:(1)測驗式:同桌競賽的學生個別完試卷後,依次排名。(2)問答式:由同一競賽桌的同學輪流發問作答。2.學科遊戲競賽:學生分配到一個由相似能力組成的競賽桌中,在遊戲中藉由個人在小組學習時對學科教材的知識為小組獲取積點分數(points)。3.能力系統的調整:為確使每位同學均有相同的機會為其自己獲得分數,競賽桌以能力水準安排,最初由教師指派學生到不同競賽桌,以後依競賽表現重新調整能力系統。 四、學習表揚依學生到競賽桌比賽所得之分數,統計小組總分。 參考書目黃政...
十拿九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語,比較早的文獻可能是明代阮大鋮《燕子箋》第七齣,其中提到有一位叫臧不退的都吏,專門掌管科考場內試卷編號等事,因此有些考生就會來拜託打點。劇中說到有一位姓鮮于的考生去年也來請託,結果錢是收了,但忙卻沒幫上。這一年,鮮于又上門,請臧不退務必設法,好讓他今年科考能「十拿九穩」。
偃武修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象,看武偃文修,歲稔時康。」 02.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五一齣》:「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狀元試卷,蒙聖旨武偃文修,今其時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考試時辦理命題、印試卷的場所。如:「出闈」、「入闈」、「闈場」。
常模參照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比較分析學生學習成就之優劣。由此可見,常模參照評量對學生學習成就的解釋,是採用了相對的觀點,學生在試卷上得到分數的高低,只能看他在團體中與常模比較後所顯示的相對位置;不能憑測得分數的本身而評定其成就的高低。在常模參照評量的原則之下,學生學業成就的等級標準是不能事先預定的,只能在考試之後看全班學生考試得分的分配情形而定。國內中小學教學上按評量結果排名次的作法,不能視為常模參照評量。惟在升學考試決定錄取標準時,則是採用了常模參照評量的相對分數原理。 資料來源張春興(2005)。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