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433.8377 ms
共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詩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與三禮。《北史.卷五五.平鑒傳》:「受學于徐遵明,受詩禮於弘農楊文懿。」唐.王建〈送于丹移家洺州〉詩:「詩禮不外學,兄弟相攻研。」因詩禮為儒者所肄習,故用來比喻讀書人。如:「詩禮之人」、「詩禮之家」。
|
詩禮傳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讀詩習禮代代相傳。明.朱權《荊釵記》第二齣:「詩禮傳家忝儒裔,先君不幸早傾逝。」
|
詩禮之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代讀詩習禮的人家。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一六.荒親》:「因仍苟且,多為惜財之小而忘大義,奈何詩禮之家亦如是耶!」《紅樓夢》第二回:「這樣詩禮之家,豈有不善教育之理?」也作「詩禮人家」。
|
詩禮人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代讀詩習禮的人家。《儒林外史》第四七回:「那余、虞兩家到底是詩禮人家,也還厚道。」《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一回:「好個葉太太,到底是詩禮人家出身,知道規矩禮法。」也作「詩禮之家」。
|
〔小學詩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學詩禮〕係童蒙教材,宋陳淳著。陳淳,字安卿,號北溪,漳州龍溪人;性至孝,勤讀書,是朱熹晚年得意門生。宋寧宗嘉定十六年(1223),朝廷授予迪功郎、安溪主簿,未上任而卒,享年六十五歲,諡文安。〔小學詩禮〕是將〔禮記〕的〔曲禮〕、〔少儀〕、〔內則〕、〔玉藻〕等篇及〔論語〕等儒家典籍中,屬於行為規範的內容,以五言一句、四句一小節的形式集纂而成;乃以詩的形式言禮儀之事,重在具體實行,故稱為〔小學詩禮〕。全文有四篇,分別是〔事親〕十四節、〔事長〕十節、〔男女〕十一節、〔雜儀〕八節,共約八百餘字。學童可在吟詠、背誦中,記住各種生活儀節。不過其中有些過於拘束,已不合時宜,如「女子不出門,出門必擁蔽,...
|
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的行為規範。如:「禮俗」、「禮節」、「禮法」、「禮儀」。
表示尊敬的態度或行為。如:「禮貌」、「敬禮」、「行禮」、「禮賢下士」。
儀式。如:「典禮」、「喪禮」、「成人禮」、「成年禮」。
贈送人家的物品。如:「禮物」、「獻禮」、「送禮」、「禮金」、「禮餅」。
尊敬、厚待。如:「禮遇」、「禮聘」。
禮拜:A>向神行敬拜禮。B>基督徒於星期日集會,敬拜上帝的儀式。如:「星期日是基督徒做禮拜的日子。」C>一個星期為一禮拜,星期日為禮拜日。如:「下個禮拜開始期中考。」
|
厚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待人誠懇寬厚,不刻薄。《儒林外史》第四七回:「那余虞兩家到底是詩禮人家,也還厚道。」《紅樓夢》第三六回:「忽然想起寶釵素日待他厚道,便忙掩住口。」
|
趨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孔子之子伯魚趨而過庭,並聞孔子言詩禮事。見《論語.季氏》。後引申為晚輩接受長輩的教誨。唐.王勃〈滕王閣序〉:「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辰捧袂,喜托龍門。」
|
教子有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子女教育得很好。《紅樓夢》第二回:「這樣詩禮之家,豈有不善教育之理?別門不知,只說這寧榮兩宅,是最教子有方的。」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