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91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詿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受蒙蔽而犯了過失。漢.桓譚〈上疏論讖記〉:「今諸巧慧、小才、伎數之人,增益圖書,矯稱讖記,以欺惑貪邪,詿誤人主,焉可不抑遠之哉?」也作「罣誤」、「絓誤」。
扶同詿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夥同連累。《水滸傳》第六二回:「雖是在梁山泊住了許多時,這個是扶同詿誤,難問真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錯。如:「錯誤」、「筆誤」、「誤會」、「誤解」。
延遲、耽擱。如:「耽誤」、「延誤」、「誤點」、「誤事」。
使受害。如:「誤人子弟」、「誤國誤民」。
過失、非故意的。如:「誤傷」、「誤闖」。
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擾亂、貽誤。《說文解字.言部》:「詿,誤也。」《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漢有賊臣……絕先帝功臣,進任姦宄,詿亂天下,欲危社稷。」《漢書.卷四.文帝紀》:「濟北王背德反上,詿誤吏民,為大逆。」
劍拔弩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皆令弛兵6>。莽欲以厭凶,使虎賁以斬馬劍挫忠,盛以竹器,傳曰「反虜出」。下書赦大司馬官屬吏士為忠所詿誤,謀反未發覺者。收忠宗族,以醇醯毒藥、尺白刃叢(僰)〔棘〕并一坎而埋之。劉歆、王涉皆自殺。莽以二人骨肉舊臣,惡其內潰,故隱其誅。 〔注解〕 (1) 勒兵:整治、指揮軍隊。 (2) 史諶:西漢末年杜陵人,生卒年不詳。諶,音ㄔㄣˊ。 (3) 署:暫代或試充某種職務。 (4) 郎吏:職官名。又稱郎官。秦、漢時,掌宮廷侍衛。 (5) 大司馬:職官名。周代為主掌武事之官,漢代則為三公之一,後世也常以大司馬稱兵部尚書。 (6) 弛兵:放下兵器、收兵。(二) 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王右軍書如...
幸災樂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幸災,見人有難而高興。語出《左傳.僖公十四年》:「背施無親,幸災不仁。」樂禍,見人有難而引以為樂。參見「樂禍」條。幸災樂禍指心懷妒忌,對於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為樂。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誡兵》:「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宮閫,幸災樂禍,首為逆亂,詿誤善良。」也作「樂禍幸災」。
弩張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皆令弛兵6>。莽欲以厭凶,使虎賁以斬馬劍挫忠,盛以竹器,傳曰「反虜出」。下書赦大司馬官屬吏士為忠所詿誤,謀反未發覺者。收忠宗族,以醇醯毒藥、尺白刃叢(僰)〔棘〕并一坎而埋之。劉歆、王涉皆自殺。莽以二人骨肉舊臣,惡其內潰,故隱其誅。 〔注解〕 (1) 勒兵:整治、指揮軍隊。 (2) 史諶:西漢末年杜陵人,生卒年不詳。諶,音ㄔㄣˊ。 (3) 署:暫代或試充某種職務。 (4) 郎吏:職官名。又稱郎官。秦、漢時,掌宮廷侍衛。 (5) 大司馬:職官名。周代為主掌武事之官,漢代則為三公之一,後世也常以大司馬稱兵部尚書。 (6) 弛兵:放下兵器、收兵。(二) 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王右軍書如...
名垂後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聲流傳於後代。《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昔秦繆公不從百里奚、蹇叔之言,以敗其師,悔過自責,疾詿誤之臣,思黃髮之言,名垂於後世。」《三國志.卷七.魏書.臧洪傳》:「昔晏嬰不降志於白刃,南史不曲筆以求生,故身著圖象,名垂後世。」
拔刃張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皆令弛兵6>。莽欲以厭凶,使虎賁以斬馬劍挫忠,盛以竹器,傳曰「反虜出」。下書赦大司馬官屬吏士為忠所詿誤,謀反未發覺者。收忠宗族,以醇醯毒藥、尺白刃叢(僰)〔棘〕并一坎而埋之。劉歆、王涉皆自殺。莽以二人骨肉舊臣,惡其內潰,故隱其誅。 〔注解〕 (1) 勒兵:整治、指揮軍隊。 (2) 史諶:西漢末年杜陵人,生卒年不詳。諶,音ㄔㄣˊ。 (3) 署:暫代或試充某種職務。 (4) 郎吏:職官名。又稱郎官。秦、漢時,掌宮廷侍衛。 (5) 大司馬:職官名。周代為主掌武事之官,漢代則為三公之一,後世也常以大司馬稱兵部尚書。 (6) 弛兵:放下兵器、收兵。(二) 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王右軍書如...
罣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事受蒙蔽而犯了過失。《紅樓夢》第六一回:「朝廷家原有罣誤的,倒也不算委屈了他。」也作「絓誤」、「詿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