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認錯     
瀏覽人次:558 收藏人次:149032
1.承認過失。《三國演義》第四五回:「操雖心知中計,卻不肯認錯。」《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西卿這番倒著實服他料得不錯,只自己面子上不肯認錯。」
2.誤認。如:「他經常認錯人。」
死不認錯     
瀏覽人次:310 收藏人次:0
執意不肯承認錯誤。如:「人不怕犯錯,怕的就是死不認錯。」
    
瀏覽人次:15955 收藏人次:1902268
失誤、不對的。如:「錯字」、「錯誤」、「改錯」。
壞的。如:「他們的交情不錯。」
雜亂。如:「錯亂」、「錯落其間」。
相互交雜。如:「交錯」、「盤根錯節」。
失去。如:「錯過機會」。
磨刀石。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瀏覽人次:7479 收藏人次:3211674
2.表示同意、接受。如:「承認」、「認輸」、「認罪」、「認可」。《三國演義》第四五回:「操雖心知中計,卻不肯認錯。」
指桑罵槐     
瀏覽人次:39712 收藏人次:2197614
果病死了,因此傷心臥床不起。王姑子來探望她時,丫環如意兒趁機抱怨說這都是五娘養的貓惹的禍,五娘不但不認錯,反而在李瓶兒兒子死後,每日在「那邊指桑樹罵槐樹」,百般稱快。這裡用的就是「指桑罵槐」的成語。「指桑罵槐」,有時亦作「指桑說槐」,例如《紅樓夢》第一六回寫到了王熙鳳向賈璉訴說賈府裡管家奶奶的難纏。自己要做錯了一點小事,這些人就要拿來當笑話;要是自己稍有偏心,這些人就會「指桑罵槐」的抱怨。因為王熙鳳是主人家,所以這些下人要抱怨,也只好指著桑樹罵槐樹了。這句成語有更通俗的說法,例如「指豬罵狗」、「指著和尚罵禿子」等,都是一樣的意思。
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31224 收藏人次:2809417
臣所以憤懣太息而不能已也。」
02.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三》:「世之人舉動差謬,文過遂非,不肯認錯者多矣。」
03.《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倘陛下文過遂非,再信讒言,微遊妓館,則忠言結舌,不聞於上。」 參考詞語︰護過飾非注音︰ㄏㄨˋ ㄍㄨㄛˋ ㄕˋ ㄈㄟ漢語拼音︰hù guò shì fēi釋義︰猶「文過飾非」。見「文過飾非」條。
01.《清史稿.卷三一九.和珅列傳》:「故事,實錄不載武試策問,和珅率對不以實,詔斥護過飾非,革職留任。」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31168 收藏人次:1480786
會不斷地忍讓啊!」後來這番話傳到廉頗耳中,讓他覺得非常慚愧,於是脫了上衣,背負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認錯,請求原諒。寬宏大量的藺相如並不怪罪他,反而與他結交,兩人從此成為生死與共的好朋友。後來原文中的「刎頸之交」就用來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
諱疾忌醫     
瀏覽人次:26536 收藏人次:1631496
近義:文過飾非,拒諫飾非反義:改過不吝,知過必改,退思補過辨似: 「諱疾忌醫」及「文過飾非」都有明知有錯卻不願改正的意思。 「諱疾忌醫」側重於不承認錯誤;「文過飾非」側重於以各種理由來掩飾錯誤。 諱疾忌醫 文過飾非 辨似例句 ○ ㄨ 既然已經知道技術有缺失,就要立即改善,假如~,只會把問題變得更嚴重。 ㄨ ○ 你明明做錯事,還找這麼多理由辯解,這樣~,只會讓大家更難原諒你。
負荊請罪     
瀏覽人次:23733 收藏人次:1639584
戰國時趙國大將廉頗與上卿藺相如不和,相如為社稷著想,每每退讓。廉頗得知後深覺自己無知,乃袒衣露肉,背負荊條,隨賓客到藺相如居所謝罪。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後世用來形容向對方承認錯,請求責罰和原諒。《舊五代史.卷一三三.周書.世襲傳二.錢鏐傳》:「敢不投杖責躬,負荊請罪。」
    
瀏覽人次:22174 收藏人次:4589613
5.賠罪、認錯。如:「謝罪」。《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