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8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謄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謄清抄寫。《紅樓夢》第三七回:「寶玉又見寶釵已謄寫出來,因說道:『了不得!香只剩下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文明小史》第二四回:「那知這位王太史的時務,是要本子謄寫下來的。」
謄寫鋼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簡便的印刷器材。其紋如網,多鑲於木板上,使用時,將蠟紙置於版上以鋼製筆把蠟質刮去,再將蠟紙置於機器上,上覆以薄絹,以膠棍塗油墨印刷於白紙上。簡稱為「鋼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複寫、抄寫。如:「謄稿」、「謄清」、「謄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筆書寫。如:「寫字」、「寫書」、「寫稿」。
摹畫。如:「寫生」、「圖寫」、「寫景」。
逍遙而沒有拘束。如:「生活寫意」。
根據實情來記錄。如:「寫實」、「寫情」、「寫照」。
寫真:A>描畫或以相機拍攝人像。B>描寫真實的事跡。
出神入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黃佐《翰林記.卷一○.習書》習書雖六學之一藝,然事屬經筵,頒為帝制,亦不可以為末務。洪武時,無可考,太宗喜楷書時,典籍沈度書法豐潤,上深愛之,每有大制作,必命度謄寫,累遷至學士,惟食學士俸,仍事書辦,賜象笏,鏤金刻度姓名其上,以寵耀之。其弟粲,亦起自書辦,累官侍讀,自此沈字盛行於朝,然上習書尚未以度字為式。宣宗1>自沖齡2>習古法帖,宸翰3>妙絕,蓋始學趙孟頫4>而加以遒勁,真所謂精能之至、出神入化者。孝宗亦愛沈度書,宮中妙習焉,嘗求其後官之物色,得其孫世隆,授之中書舍人,故今朝廷制誥,猶用沈體云。 〔注解〕 (1) 宣宗:明宣宗,明第五代帝。姓朱名瞻基,仁宗之長子,在位十年崩。嘗自稱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抄寫、謄寫。明.張自烈《正字通.金部》:「錄,謄寫曰錄。」如:「謄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謄寫。漢.劉向〈管子書錄〉:「定著八十六篇,殺青而書可繕寫。」
為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不易解決的事,感到苦惱。《紅樓夢》第四二回:「我又不會這工細樓臺,又不會畫人物,又不好駁回,正為這個為難呢。」《文明小史》第二四回:「那知這位王太史的時務,是要本子上謄寫下來的,憑空要他出題目,就著實為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謄寫。如:「抄寫」。《水滸傳》第八五回:「教把眾頭領的姓名,都抄將來,盡數封他官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謄寫。《抱朴子.內篇.金丹》:「余今略鈔金丹之都,較以示後之同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