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謝弗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謝弗勒(1923~ )是當代美國教育哲學家。他出生於美國紐約市,就讀過布魯克林(Brooklyn)學院;一九五二年,謝弗勒獲得美國賓州(Pennsylvania)大學哲學博士,即開始在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任教,直到一九九二年退休為止。從一九五○年代起,謝弗勒就以邏輯分析的分法,應用於教育理論中重要而具關鍵性的概念的分析。謝弗勒可以說是美國教育哲學界,最早開展分析派教育哲學的學者之一,而且可以說是貢獻最卓著的一位。
  謝氏以為哲學是從理性的基礎上,尋求通觀的一門學科。就哲學史的觀點言,一般哲學家對宇宙、心靈、因果關係、生命、德性、法則、善、社會等,皆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嚼口的馬絡頭。如:「鞍勒」。
收住韁繩。如:「懸崖勒馬」。
強制。如:「勒索」、「勒戒」、「勒令退學」。
刻識、作記號。如:「勒石」、「勒碑」。
用繩子、皮帶等綑綁或套牢後,再用力拉緊。如:「勒死」、「勒緊褲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用於文言文。如:「自嘆弗如」、「無遠弗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恩。如:「謝謝」、「答謝」、「道謝」、「感謝」、「謝天謝地」。
推辭。如:「謝絕」、「辭謝」、「婉謝」、「閉門謝客」。
承認錯誤、賠罪。如:「謝罪」。
凋落。如:「凋謝」、「花開花謝」。
衰老、衰退。如:「新陳代謝」。
姓。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