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1.20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怨恨。《說文解字.誩部》:「,痛怨也。」《北史.卷三二.崔挺傳》:「陳既主昏於上,人於下。」
2.詆毀、誹謗。《左傳.宣公十二年》:「民不罷勞,君無怨。」晉.杜預.注:「,謗也。」《隋書.卷七五.儒林傳.何妥傳》:「屈辱既加,則有怨恨,謗之言出矣。」
毀謗、怨恨的話。《文選.張衡.思玄賦》:「且獲于群弟兮,啟金縢而後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怨恨毀謗。《後漢書.卷二二.王梁傳》:「建議開渠,為人興利,旅力既愆,迄無成功,百姓怨。」
載塗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怨恨。「載塗怨」猶「怨聲載道」。見「怨聲載道」條。01.明.海瑞〈革募兵疏〉:「為是小民偷逸成習,一僉為兵,載塗怨。驅之守戰,事有難為之者。」
名列前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叛而伐之,服而舍之,德刑成矣。伐叛,刑也;柔服,德也。二者立矣。昔歲入陳,今茲入鄭,民不罷勞,君無怨,政有經矣。荊尸而舉,商、農、工、賈不敗其業,而卒乘輯睦,事不奸矣。蒍敖1>為宰2>,擇楚國3>之令典4>,軍行,右轅5>,左追蓐6>,前茅7>慮無8>,中權9>,後勁10>,百官象物而動11>,軍政不戒而備,能用典矣。其君之舉也,內姓選於親,外姓選於舊。舉不失德,賞不失勞。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君子小人,物有服章,貴有常尊,賤有等威,禮不逆矣。德立,刑行,政成,事時,典從,禮順,若之何敵之?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子姑整軍而經武乎,猶有弱而昧者,何必楚?仲虺有言曰...
怨聲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元.貢師泰〈上虞縣覈田記〉:「一切軍資,悉取於民,重輕失當,怨囂載道。」 參考詞語︰載塗怨注音︰ㄗㄞˋ ㄊㄨˊ ㄩㄢˋ ㄉㄨˊ漢語拼音︰zài tú yuàn dú釋義︰,怨恨。「載塗怨」猶「怨聲載道」。見「怨聲載道」條。 01.明.海瑞〈革募兵疏〉:「為是小民偷逸成習,一僉為兵,載塗怨。驅之守戰,事有難為之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生命。如:「性命」。《左傳.昭公八年》:「怨並作,莫保其性。」宋.辛棄疾〈滿江紅.漢水東流〉詞:「馬革裹屍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
罷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疲勞、疲憊。《左傳.宣公十二年》:「民不罷勞,君無怨,政有經矣。」
捫心無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光明,心中坦然,無所愧疚。唐.白居易〈和夢遊春詩一百韻〉:「捫心無愧畏,騰口有謗。」
稽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滯、拖延。漢.桓寬《鹽鐵論.錯幣》:「擇錢則物稽滯,而用人尤被其苦。」《北史.卷四三.郭祚傳》:「由是事頗稽滯,當時每招怨。」
神怒民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鬼神震怒,人民痛恨。形容為非作歹,罪大惡極,引起眾怒。《晏子春秋.外篇.重而異者》:「不思謗,不憚鬼神,神怒民痛,無悛于心。」也作「神怒民怨」、「神怒人怨」。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