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0.63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貪濁有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汙而有實情實狀。《舊唐書.卷四三.職官志二》:「居官諂詐,貪濁有狀,為下下。」《新唐書.卷四六.百官志一》:「流外官,以行能功過為四等:清謹勤公為上,執事無私為中,不勤其職為下,貪濁有狀為下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樣子。如:「形狀」、「狀貌」、「奇形怪狀」。
情況。如:「狀況」、「現狀」、「病狀」。
描述。如:「狀其聲」、「不可言狀」。
陳述事實的文字。如:「告狀」、「訴狀」、「行狀」。
用以獎勵或證明的文書。如:「獎狀」、「委任狀」、「信用狀」。
狀元:科舉時代殿試第一名的人。後也用以稱考試的榜首。如:「經過幾年的苦讀,他不但考上大學,還是這次考試的狀元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分的占有不應得的東西。如:「貪汙」。
對各種事物不知滿足的追求。如:「貪玩」、「貪杯」、「貪睡」、「貪圖」、「貪小便宜」、「貪得無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骯髒、不清潔。與「清」相對。如:「汙濁」、「混濁」。
形容聲音低沉粗重。如:「濁聲濁氣」、「聲音重濁」。
昏亂、混亂。如:「濁世」。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