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80.95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貼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黏性的紙張。上面印製各種圖案,可供廣告、收藏等用途。如:「小朋友最喜歡收藏印有卡通人物的貼紙。」
網點(紋路)貼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網點(紋路)貼紙是一種用在透明片上的透光性貼紙,在各種不同顏色、不同密度的網點或花紋,可用來區別同一畫面中不同的圖形或圖案,尤其在表現數學圖形(如圓形圖、直方圖)時,這種網點(紋路)貼紙可以清楚的區分各類項目,亦可使畫面不至過於單調,以顯示效果。
貼紙圖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術創造的技巧。是立體派的畢卡索和布拉克合作開發出來的創作方式,把實物經過修剪之後,拼合在一起,又在上面繪畫,提出新的空間觀念。這種技巧後來常由達達主義及超現實主義加以應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黏上。如:「浮貼」、「剪貼」、「張貼」、「貼郵票」。
靠近、緊挨。如:「貼近」、「貼身」、「緊貼」、「貼著牆走」。
補助。如:「貼現」、「補貼」、「津貼」、「哥哥每月貼他一百元。」
虧損、賠損。如:「倒貼」、「他貼了老本,還是救不了這家公司。」
適切、妥當。同「帖」。如:「妥貼」、「貼切」。
順從、馴服。同「帖」。如:「服貼」、「服服貼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植物等的纖維質為原料而製成的物品,可用來書寫、畫畫、印刷等。如:「紙張」、「宣紙」、「包裝紙」、「圖畫紙」。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步驟的處理行為的有效方法。如矯正以奶瓶喝牛奶習慣,須有實驗者(母親)、受試者(小華)、控制變項(賞貼紙講故事)、反應變項(用玻璃杯喝牛奶)等要件。行為改變技術能解決個人與社會問題,增進人類適應功能。如:以獎金來提高工作效率,以罰款來管制交通、汙染問題。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類型行為改變技術源自行為學派,強調可觀察(看得見)、可測量的具體行為。其理論類型大致區分如下:反應性制約「制約」是一種事物的成立,以他種事物為先決條件。(如:水遇熱化為水蒸汽,遇熱就是水蒸汽的制約)。反應性制約是刺激的配對與替代,是被動的行為。如:電視...
行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幣制(token system)  “代幣制”是學校系統很喜歡運用的行為主義的技巧之一,像“乖寶寶”貼紙,同學們集滿多少張可以獲得一個“特權”或“禮物”,是一種象徵性的東西。現在許多商店為了鼓勵顧客光臨,也用“蓋章”或“集點”的方式,可以在蓋滿或集滿之後換得折扣或贈品。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代幣制的延伸,像發獎狀、考獎學金、休假等等制度的運用。
鍵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鍵盤鍵盤是電腦主要的輸入設備之一,依照鍵盤上的按鍵數,可分為101鍵和104鍵兩種,而104個按鍵的鍵盤又稱為Windows 95鍵盤。在鍵盤的每一個按鍵上,通常會印上對應的注音符號和輸入法的字根,如果您的鍵盤上沒有印字根符號,可以到電腦材料店買字根貼紙來貼上。假如您不滿意制式的鍵盤,可以選購具有創意或有附帶功能的鍵盤,例如雙面鍵盤、彩色鍵盤或人體工學鍵盤等。 鍵盤分區打字區數字鍵: 10個阿拉伯數字英文字母鍵: 26個英文字母移位鍵: 在鍵盤中間部份的兩側,各有一個Shift移位鍵。當按鍵上有兩個符號時,先按住移位鍵...
上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上面、上邊。[例]她在杯子的上頭貼著一張可愛的貼紙
操作制約取向的輔導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望她能改善。(2) 跟個案約定,如果他在一天當中,說謊的次數不超過三次時,在放學前給他一張榮譽卡或貼紙;但次數若達四次以上時,則扣分,榮譽卡或貼紙,可依其數目換取相關的「增強物」。(3) 實施一段時間,若連續一周都能達到要求時,則可改採第二階段把標準提高,即由每天說謊次數三次改為二次作為標準,若能達到,則依上述辦法給榮譽卡或貼紙,若達三次以上時,則予以處罰。(4) 第二階段...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