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5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賓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代從鄉小學選出賢能的人,以上賓之禮升於國學。《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漢.鄭玄.注:「興,猶舉也。」
2.科舉時代,士子將參加鄉試時,地方官設宴款待,稱為「賓興」。《明史.卷七五.職官志四》:「凡賓興科貢,提調學校,修明祀典之事,咸掌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發生或出現。如:「興起」。
創立、建造、舉辦。如:「興辦」、「興學」、「興建」。
旺盛、昌盛。如:「興隆」、「興盛」、「興旺」。
流行、盛行。如:「時興」。
發動。如:「興兵」、「興師問罪」、「大興土木」。
情致、趣味。如:「助興」、「詩興」、「興致」、「興趣」、「酒興正濃」。
快樂、喜悅。如:「高興」、「興高采烈」、「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客人。如:「賓客」、「貴賓」、「來賓」、「喧賓奪主」、「賓至如歸」。
策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策與議論文,為科舉時代試士科目之一。《宋史.卷二八五.馮拯傳》:「拯請兼攻策問,不專以詩賦為進退。」《福惠全書.卷二四.典禮部.賓興考試》:「雖三場試之策論,多由記問剽竊。」
枯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枯燥生澀。《福惠全書.卷二四.典禮部.賓興考試》:「勿出枯澀,以阻遏少年文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