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1.46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起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產生懷疑。如:「不要做得太明顯,以免他起疑。」《參禪決疑集》:「雖參話頭多眾不同,而於起疑處無二用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不信而加以猜測。如:「懷疑」、「猜疑」、「半信半疑」、「疑是地上霜」。
無法解決、推斷的。如:「疑案」、「疑義」、「疑團」、「疑難」、「疑雲」。
猶豫不定。如:「猶疑不決」、「遲疑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發動、產生。如:「起疑」、「起風」、「肅然起敬」。《呂氏春秋.貴直論.直諫》:「百邪悉起。」漢.高祖〈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瓜田李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懷疑:是否在借此來掩飾偷摘瓜果的行為呢?同樣的,走到李子樹下,如果舉手來整理頭上的帽子,難免會讓人起疑:是否在借此而偷採樹上李子呢?如果我們走經瓜田不納履,來到李樹下,不正冠,自然就不會引人猜疑了。後來就從這首詩演繹出「瓜田李下」這句成語,成為「惹人嫌疑」的代稱。
行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舉動。[例]他那鬼鬼祟祟的行徑,怎能叫人不起疑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懷疑、起疑心。如:「猜忌」。《左傳.昭公三年》:「雖朝夕辱於敝邑,寡君猜焉。」宋.歐陽修〈清平樂.小庭春老〉詞:「別來音信全乖。舊期前事堪猜。」
疑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竇,孔穴。疑竇指令人起疑的地方。[例]警方打算針對嫌犯供詞中的疑竇,展開深入的調查。
形跡可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的舉止、動作或態度令人起疑。《清史稿.卷四二二.王茂蔭傳》:「各處捕獲難民,指為形跡可疑,嚴訊楚毒。」《文明小史》第一五回:「看見有形跡可疑的,以及箱籠斤兩重大的,都要叫本人打開給他查驗。」
瓜李之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懷疑:是否在借此來掩飾偷摘瓜果的行為呢?同樣的,走到李子樹下,如果舉手來整理頭上的帽子,難免會讓人起疑:是否在借此而偷採樹上李子呢?如果我們走經瓜田不納履,來到李樹下,不正冠,自然就不會引人猜疑了。後來就從這首詩演繹出「瓜田李下」這句成語,成為「惹人嫌疑」的代稱。
李下瓜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懷疑:是否在借此來掩飾偷摘瓜果的行為呢?同樣的,走到李子樹下,如果舉手來整理頭上的帽子,難免會讓人起疑:是否在借此而偷採樹上李子呢?如果我們走經瓜田不納履,來到李樹下,不正冠,自然就不會引人猜疑了。後來就從這首詩演繹出「瓜田李下」這句成語,成為「惹人嫌疑」的代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