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3.59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起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押送犯人或貨物上路。元.劉時中〈端正好.既官府甚清明套.耍孩兒.二煞〉:「本日交昏入庫府,直至起解時才方取。」《水滸傳》第一五回:「他的女婿是北京大名府梁中書,即日起解十萬貫金珠寶貝與他丈人慶生辰。」
2.上路。《金瓶梅》第九○回:「起解行三坐五,坐著大轎子,許多跟隨,又且是出落的比舊時長大了好些。」
3.出息、前途。《金瓶梅》第一八回:「你嫁別人,我也不惱,如何嫁那矮王八!他有甚麼起解?」
起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玉堂春》中的一段,敘名妓蘇三自王金龍離去後,矢志不接一客。被鴇兒賣給山西富商沈燕林作妾,沈妻與趙監生私通,毒死沈,反誣告蘇三,縣官受賄,將蘇問成死罪。解差崇公道提解蘇三赴太原會審,巡按恰為王金龍,終於平反冤獄,王、蘇破鏡重圓。依其所演不同段落,也稱為《洪洞縣》、《三堂會審》、《蘇三起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押送、發遣。如:「押解罪犯」、「蘇三起解」。《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當下喝賜錢酒賞犒捉事人,解這崔寧到臨安府,一一從頭供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挺身往上。如:「起立」、「起來」。
上升。如:「起伏」、「起落」。
好轉。如:「起色」、「起死回生」、「一病不起」。
引發、產生。如:「起火」、「起義」、「發起」、「起疑」、「起作用」。
建造。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樓」。
開始。如:「起先」、「起初」、「從今天起」、「萬事起頭難」。
擬定。如:「起草」、「起稿」。
放在動詞之後。A>表示動作的進行。如:「拿起」、「提起」。B>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勝感慨!」C>表示承受的意思。如:「我們要經得起現實的考驗。」
量詞:A>計算分批的人的單位。相當於「群」。如:「店裡來了兩起客人。」B>計算事件發生的單位。如:「高速公路上發生了數起連環車禍。」、「警方最近偵破了一起擄人勒索案。」
矯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已完全了解他的實際困難。3.最後採雙贏法,讓學生主動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並自願負起解決問題的責任。此一點是雙贏法的主要特點,也是最富有教育價值的一點。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矯正英文關鍵字:remediation 參考資料張春興著。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2013年二版,頁472-476,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團隊工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臨三個困境:對傳統權威的挑戰、地盤之爭(turf war ),以及工作職責的限制。不同的專業合力在一起解決特定的問題或需求,每個專業會從自己的訓練出發。例如,學校社會工作師帶來家庭或生態系統的觀點,心理諮商師引進行為管理與評估的重要,輔導教師主張學業與職業諮詢,護理師強調健康管理與心理健康的整合,精神科醫師建議精神診斷與藥物治療。這些專業各有傳統歷史支撐其權威,在團隊合力工作過程中,權威受到挑戰或妥協勢不可免。更甚者,每一種專業都有其市場占有、就業壓力,一旦必須與他人合作,難免覺得自己的地盤被侵入。在臺灣,學校輔導專業對...
一飯三遺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秦常侵趙,趙王想再起用老將廉頗,派使者視其是否體健可用。廉頗一飯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馬,表示仍可見用。但使者受郭開賄賂,竟以廉頗雖老,尚善飯,但坐談間,數起解便回報。趙王因此以為廉頗衰老,遂不用。典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今以「一飯三遺矢」比喻年老體衰。
校園霸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完全不同唷!Yes —打「0800-003-123唉唷喂呀專線」─請值日生幫忙想辦法,跟小朋友一起解決問題。No —不要因為身體的特徵、成績、家庭背景等原因嘲笑別人。─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缺點和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小朋友們應該要互相尊重和欣賞喔!No —不要因為其他人都這麼做,就只好跟著做。—雖然你的好朋友可能都會排擠某一個人,但這不是值得學習的好行為,你可以勇敢地說不!No —不要因為一次的求助失敗就放棄─多嘗試幾次,你也可以變成校園反霸凌的和平大使。■父母Yes-No守則:Yes —培養孩子的正義感─避免孩子成為...
玉堂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相傳明時名妓蘇三,號玉堂春,與王金龍情意深厚,後蘇三從洪洞賈人為妾,大婦欲殺之,卻誤毒賈人,蘇三被誣論罪,適王金龍為山西巡按,平反其獄,蘇三乃與王結合,小說戲曲多演此故事。依其所演不同段落,也稱為《女起解》、《洪洞縣》、《三堂會審》、《蘇三起解》。
足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金、銀的成色十足。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二折:「休戀足色金和銀,休想夫妻百夜恩。」《福惠全書.卷六.錢穀部.催徵》:「及至傾銷起解,元寶從無足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