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15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趨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速歸附或趕緊走避。《西遊記》第三十七回:「周《易》之書,極其玄妙,斷盡天下吉凶,使人知所趨避。」
趨避衝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趨避衝突也是心理衝突之一;這是指在個體的生活空間裡,一個目標同時具有使人趨近和避開的力量,以致使人陷入心理衝突之中,想要它又怕受害,想趨近又想逃避,如吸煙者既愛享受吸煙的樂趣,又擔心得肺癌;又如學生既不喜讀書,卻又想有高學歷。
  這種衝突往往使人陷入左右為難的困境。
趨避行為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評估環境品質價值的方法之一,當環境品質改變時,為了維持在原來的效用水準下,必須有某些支出發生,此一為降低污染所產生的影響所增加的商品支出價值,即為環境品質改善的價值。但此法在應用上仍有缺陷,即在於很難釐清支出行為中有多少是為了改善環境品質,如購買空調設備的支出,有一部份是要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但也有一部份是為了降低夏日的高溫,故會造成所估得的環境品質價值有偏高之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快步走、趕著向前走。如:「趨前」、「疾趨而過」、「亦步亦趨」。
朝向、走向。如:「趨向」、「趨吉避凶」、「時勢所趨」、「趨於一致」。
依附。如:「趨附」、「趨炎附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閃躲、逃離。如:「避雨」、「躲避」、「閃避」、「避世」、「避風頭」。
免除、防止。如:「避免」、「避孕」、「避雷針」。
利慾薰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圖名利私慾而蒙蔽了心智。宋.黃庭堅〈贈別李次翁〉詩:「利慾薰心,隨人翕張。」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卷一○.己丑館選》:「三十至四十,利慾薰心,趨避著念。」
坐以待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條。 01.明.李贄《焚書.卷二.復鄧鼎石》:「惟是世人無才無術,或有才術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趨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佛法導向光明坦途,趨避邪惡黑暗,故稱佛法為「燈」。唐.杜甫〈望牛頭寺〉詩:「傳燈無白日,布地有黃金。」
退化作用(Regress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次出現,個體像是退回到早期階段。例如成年人在情緒衝突或遭受挫折時,忽有類似兒童之幼稚舉動及態度,藉以趨避挫折及獲得安全感。人在幼年時期和長大以後處理事情的方式大不相同。小孩子犯錯,只要撒嬌、耍賴,便容易獲得他人的原諒;而長大過程中,我們透過學習瞭解負擔責任,以理性與思考解決問題的重要。但假設某天,突如其來地犯下大錯或遭遇挫折及情緒打擊時,一時之間不知作如是好,此時,個體會放棄已經學得的技巧(理性溝通),沈睡在潛意識裡的幼年行為便再度復萌,而恢復使用較幼稚形式(耍賴、哭鬧)。通常可能會出現小孩子般生氣、哭鬧、耍賴或撒嬌等行...
嬰幼兒氣質類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散度:孩子是否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擾而改變他正在進行的活動。注意力易分散的孩子很可能影響學習效果。趨避性:孩子初次接觸人、食物、情況或場所等新刺激時,所表現的接受或是退縮的態度。退縮的小孩,比腳容易讓人誤認為膽小、不主動或沒興趣。堅持性:孩子正在或想要作某些事情時,若遭遇困難、障礙或挫折時,繼續維持原活動的傾向。堅持度低的孩子一遇到困難就放棄,堅持度高的孩子很固執,有時很可能令人頭疼。反應閥:引起孩子反應所需要的刺激量,包括視、聽、味、嗅、觸及社會覺﹝指察言觀色的能力﹞。反應閥低的孩子卻容易讓人誤解為遲鈍或不經心。適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