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跟子     
瀏覽人次:129 收藏人次:0
一種下象棋的戰術。防守時,使一子在後,隨著對方棋子的移動而移動,來監視它的進攻,這種動作稱為「跟子」。
    
瀏覽人次:55528 收藏人次:10218615
地支的第一位。
時辰名。約當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如:「子時」。
本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如:「子女」、「獨生子」。
後代。如:「子嗣」、「多子多孫」。
植物的果實,或動物的卵。如:「蓮子」、「瓜子」、「桂子」、「松子」、「烏魚子」。
對一般人的通稱。如:「男子」、「女子」。
對有學問道德的人的尊稱。如:「孟子」、「孔子」。
顆粒狀細小而堅硬的東西。如:「子彈」。
與「母」相對的。如:「子音」、「子母扣」。
幼小的、稚幼的。如:「子薑」、「炸子雞」。
指輩分小、年紀輕的人。如:「子弟」、「小子」、「學子」。
對他人稱自己的配偶。如:「內子」、「外子」。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諸子百家、天文算法、藝術類等著作。如:「子部」、「經、史、子、集」。
部首。
詞綴。放在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等之後。如:「房子」、「車子」、「拍子」、「胖子」、「聾子」、「樣子」、「哪門子」、「兩下子」。
    
瀏覽人次:11007 收藏人次:7586958
足的後部。如:「足跟」、「腳後跟」。
鞋子的後部。如:「鞋跟」。
隨行、尾隨。如:「跟從」、「跟隨」、「你先走,我跟在你後面。」
和、與。如:「我跟他一道去。」、「我跟他是大學同學。」
對、向。如:「我跟他說過了。」
制約增強-代幣制     
瀏覽人次:1173 收藏人次:0
觀Wolfe的猩猩實驗其歷程可分下列三階段:1. 約定獲取代幣的行為目標實施代幣制的首要工作,就是先跟子女或學生約定獲取代幣的行為規範,以確立目標行為,使學童可藉代幣之增強力量而逐漸建立師長、父母心目中的良好行為。2. 運用代幣顯示行為的報應冠系當個體出現合格的行為,應立即以代幣來增強其行為後果;若出現不合格的行為,宜依規定扣回代幣,以嚇阻不合格行為的發展。應用時應注意下列原則:(1) 合格行為一旦出現時,應立即給予代幣,反之則扣回。(2) 促進了解代幣兌換的功能。(3) 責成受訓者累積代幣。(4) 穩定代幣的標準。3....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