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2.31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踏謠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唐代歌舞戲。又名《談容娘》。起源於北齊(亦說隋末),盛行於唐代。相傳有一姓蘇的男子,無官職,自稱郎中(古官名)。面醜、愛酗酒。醉後常痛打妻子,妻貌美,善歌舞。挨打受屈後,常向鄰里哭訴。民間據此編製歌舞戲。表演時,一男扮女裝者飾妻子,邊搖頓其身邊歌唱。每段唱詞後皆有眾人唱和:「踏謠娘和來,踏謠娘苦和來!」聲調似憐如嘆。接著,扮丈夫者出場,作毆打狀。動作滑稽,常引觀者笑樂。在後來的流傳中,表演的內容和形式有了較大的變化。妻子角色改由女子扮演,著重歌舞表演。丈夫一角似不出場,改名,《談容娘》。唐人常非目《 談容娘》詩,描寫民間藝人於街頭廣場表演此戲的情景:「舉手整花鈿,翻身舞錦筵,馬圍行處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踩。如:「踐踏」、「踏水車」、「腳踏車」、「踏步前進」、「腳踏實地」。
步行。如:「踏青」、「踏月歸來」。
實地勘驗。如:「踏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母親。如:「娘親」、「爹娘」、「阿娘」。
稱少女或少年婦女。如:「姑娘」、「小娘子」。
舊多稱妻子。如:「娘子」、「老闆娘」。
稱年長或已婚的婦女。如:「大娘」、「姨娘」、「婆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通俗流行的韻語、曲調。如:「童謠」、「民謠」、「歌謠」。
不實的言語。如:「謠言」、「造謠」、「闢謠」、「謠傳」。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