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2.87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鞋。《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也。」
踩、踏。《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舒息悒而增欷兮,履起而彷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破舊的鞋子。比喻毫無價值的事物。《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也。」也作「敝屣」、「蔽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鞋子還沒來得及穿好就舉步行路。形容匆忙的樣子。漢.司馬相如〈長門賦〉:「舒息悒而增欷兮,履起而彷徨。」也作「屣履」、「躧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拋開、捨去。如:「放棄」、「丟棄」、「廢棄」、「棄置」。《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也。」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詩:「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敝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破舊的鞋子。比喻毫無價值的事物。南朝陳.徐陵〈禪位陳王策〉:「居之如馭朽索,去之如脫敝屣。」也作「敝」、「蔽屣」。
如棄敝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丟掉破鞋一樣。語本《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也。」比喻毫不在意或毫不珍惜。《宋史.卷三八七.汪應辰傳》:「尊號始自開元,罷於元豐,今不當復,況太上視天下如棄敝屣,豈復顧此?」《東周列國志》第四七回:「倘此時有龍鳳迎寡人,寡人視棄山河,如棄敝屣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舞鞋。《說文解字.足部》:「躧,舞履也。」
2.草鞋。《戰國策.燕策一》:「燕趙之棄齊也,猶釋敝躧。」漢.劉向《說苑.卷一四.至公》:「去天下若遺躧。」
3.沒有跟的鞋子。《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下》:「女子彈弦跕躧。」唐.顏師古.注:「躧字與屣同。屣謂小履之無跟者也。」
1.拖著鞋走。同「屣」。《漢書.卷七一.雋不疑傳》:「勝之躧履起迎。」唐.顏師古.注:「躧謂納履未正,曳之而行。」
2.踩、踏。《水滸傳》第三二回:「看不見地下,躧了一條絆腳索。」《西遊記》第一七回:「我推倒了黑風山,躧平了黑風洞。」
屣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鞋子還來不及穿好就舉步行路。形容匆忙的樣子。《後漢書.卷四九.王符傳》:「衣不及帶,屣履出迎。」晉.左思〈嬌女〉詩:「動為鑪鉦屈,屣履任之適。」也作「履」、「躧履」。
咕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重物撞擊的聲音。《紅樓夢》第四回:「他只顧上頭和人說話,不防底下果滑了,咕咚一交跌倒。」(2)形容器物落水時所發出的聲響。《紅樓夢》第八一回:「拾了一塊小磚頭兒,往那水裡一撂,咕咚一聲。」
蔽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破舊的鞋子。比喻毫無價值的事物。也作「敝屣」、「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