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蹶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作敏捷的樣子。《詩經.唐風.蟋蟀》:「好樂無荒,良士蹶蹶。」唐.孔穎達.正義:「釋詁云:『蹶,動也。』釋訓云:『蹶蹶,敏也。』」
2.驚動的樣子。《莊子.至樂》:「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惡之。」唐.成玄英.疏:「蹶蹶,驚動貌。」
上面蹶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小孩子很頑皮、耍賴不聽話。上,本字未定,從俗暫用。例:這個細人仔上面蹶蹶,無人管得佢聽。(這個小孩子很頑皮不聽話,沒人管得動他。)
蹶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僅四縣用。形容很狹窄的樣子。例:該間閒間仔狹蹶蹶,做間房忒細了。(那間空閒的房間很狹窄,做臥室太小了。)
蹶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身體挺直。《紅樓夢》第六七回:「興兒直蹶蹶的跪起來,回道:『這事頭裡,奴才也不知道。』」也作「直橛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顛仆、跌倒。《淮南子.精神》:「形勞而不休則蹶,精用而不已則竭。」《元史.卷一九四.忠義傳二.喜同傳》:「喜同突圍將自拔,賊橫刺其馬,馬蹶,喜同鞭馬躍而起,手斬刺馬者。」
2.快跑、快走。《國語.越語下》:「臣聞從時者,猶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趨之,唯恐弗及。」
3.失敗、挫敗。如:「一蹶不振」。《荀子.成相》:「主之孽,讒人達,賢能遁逃,國乃蹶。」
4.踏、蹈。《文選.揚雄.羽獵賦》:「蹶松柏,掌蒺藜。」唐.李白〈大鵬賦〉:「爾乃蹶厚地,摩太清,亙層霄,突重溟。」
急速、突然而起。《莊子.在宥》:「廣成子蹶然而起。」《南史.卷一四.宋宗室及諸王傳下.文帝諸子傳》:「鑠既歸義最晚,常懷憂懼,每於眠中蹶起坐,與人語亦多謬僻。」
踢。漢.王充《論衡.論死》:「使舒手而擊,舉足而蹶。」《紅樓夢》第六五回:「原來二馬同槽,不能相容,互相蹶踶起來。」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雞不復疑。詎勞才子賞,為入國人詩。 虞獲子鹿  虞獲子鹿,畜之城陬。園有美草,池有清流。  但見蹶蹶,亦聞呦呦。誰知其思,岩谷雲遊。 陪王郎中尋孔征君  俗吏閒居少,同人會面難。偶隨香署客,來訪竹林歡。  暮館花微落,春城雨暫寒。甕間聊共酌,莫使宦情闌。 送宮人入道  舍寵求仙畏色衰,辭天素面立天墀。金丹擬駐千年貌,  寶鏡休勻八字眉。公主與收珠翠後,君王看戴角冠時。  從來宮女皆相妒,說著瑤台總淚垂。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一作杜審言詩)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照綠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