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2.14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跳躍。《玉篇.足部》:「,動也。」唐.劉禹錫〈答柳子厚書〉:「氣為幹,文為支。跨古今,鼓行乘空。」
超絕、優越。《文選.孔融.荐禰衡表》:「淑質貞亮,英才卓。」唐.李善.注:「卓,絕異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卓絕超群。《文選.孔融.薦禰衡表》:「淑質貞亮,英才卓。」也作「卓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超、傑出。《文選.班固.西都賦》:「逴諸夏,兼其所有。」也作「卓犖」、「逴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憤激不安的樣子。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伐吳外傳》:「躁摧長恧兮,擢戟馭殳。」
數典忘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典忘祖」的「數典」,就是舉列典故的意思。既然會舉列典故來論說事情,卻反而將自己祖先就是掌管典籍這件事都忘了。故事出自於《左傳.昭公十五年》。春秋時,晉國以荀和籍談為使節出使周王室,周景王設宴款待二人,宴席中所用的酒壺是魯國進貢的,景王於是問起:「各諸侯國都會進貢一些物品給王室,為什麼獨獨晉國沒有?」籍談回答:「每個諸侯國都曾領受王室的贈予,所以必須進獻寶貴的器物回饋王室的恩典。由於晉國地處深山邊塞,與王室距離遙遠,皇恩根本無從顧及,我們又窮於應付戎狄,哪有什麼東西可用來貢獻呢?」景王聽了頗不以為然,於是細數從晉國祖先開始,周朝王室曾經贈予的種種賞賜,並責問籍談:「你的先人是負責掌管國家典...
踔厲風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文章議論奮揚,氣勢蓬勃。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率常屈其座人。」《元史.卷一九○.儒學傳二.劉詵傳》:「詵為父,根柢六經,躪諸子百家,融液今古,而不露其踔厲風發之狀。」
卓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卓絕超群。《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儒林外史》第二九回:「風流高會,江南又見奇蹤,卓犖英姿,海內都傳雅韻。」也作「卓」。
藝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六藝文章。《漢書.卷四四.淮南厲王劉長傳》:「時武帝方好藝文,以安屬為諸父。」《三國演義》第二三回:「叔質貞亮,英才卓;初涉藝文,升堂睹奧。」
關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口要塞,往來必經的要道。《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晉知、趙鞅帥師納王,使汝寬守關塞。」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