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2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軍國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軍事領導政治,以武德為立國基礎的思想、制度、政策。其對內加強對人民的控制和壓迫,並進行軍事獨裁統治;對外則肆意掠奪、擴張勢力範圍、主動挑起戰爭,以併吞鄰國。如二次大戰前夕的日本和德國等。
軍國主義與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方教育史上最早實施軍國主義教育的,要算希臘的斯巴達城邦。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曾經說過:斯巴達人的生活理想,非常單純和簡單,即他們的生活目標集中在戰爭與征服二項目標。斯巴達是一個有奴隸制度的社會;奴隸沒有公民權,沒有教育權。凡是自由民的七歲男孩,就須至軍營接受軍事教育;沒有文字的教育,只有體育及軍事技能的教育活動。在軍官的指導下,兒童成群結隊學習兵器的使用,學習戰鬥的技能,直至二十歲,然後服役軍中十年始重返平民身分。因此每一位斯巴達自由民的男孩,都須為國服役,犧牲奉獻,沒有個人一己的生活享受。
  歐洲早期的國家觀念及組織,至為寬鬆;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義大利及德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正合宜的道理。如:「正義」、「義不容辭」、「義無反顧」、「仗義直言」。
行為合乎正義或公益的。如:「義舉」、「義行」、「義士」、「義演」、「義賣」、「義診」。
意思。如:「意義」、「含義」、「釋義」、「微言大義」。
無血緣關係或名義上的」。如:「義父」、「義母」、「義子」。
人工製造、的。如:「義齒」、「義肢」。
義大利的簡稱。如:「德義軍事同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君。如:「君主」、「兵強主尊」。
主人。如:「地主」、「店主」、「主僕」、「東道主」。
最重要的。如:「主要」、「主角」、「主將」、「主食」。
掌管。如:「主宰」、「主管」、「主持」、「主政」。
心裡對事情的定見或看法。如:「主見」、「主意」、「六神無主」。
基督徒或回教徒稱其所信仰的神。如:「主耶穌」、「阿拉真主」。
死人的牌位。如:「神主」、「木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裝部隊、兵種。如:「國軍」、「陸軍」、「海軍」、「空軍」。
野戰部隊中大於師而小於軍團的戰鬥單位,通常轄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師及必要的戰鬥支援與勤務支援部隊。
充軍:古時遣發犯罪的人到遠地服役。
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事物或原理的基本主張,是一種觀念和信仰的形態,可形成一股思潮或學說。如資本主義、寫實主義。
國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國的君主。《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和尚師兄,豈不聞古人說:『人過一生,不過兩世。』便只住此中,為我作個國主。」
2.對皇帝的貶稱。《新五代史.卷六二.十國世家.南唐世家》:「五月,景下令去帝號,稱國主,奉周正朔,時顯德五年也。」
軍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軍務及國政。《文選.干寶.晉紀論晉武帝革命》:「值魏太祖創基之初,籌畫軍國,嘉謀屢中。」《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威在河中討三叛時分,得朝廷詔書,見其處分軍國之事,皆合機宜。」
2.以軍事統治的獨裁國家。
法西斯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1914年在米蘭由義大利墨索里尼倡議的政治組織的意識形態,主張應由少數優秀權威者統治一般非理性群眾的極權與軍事統治,強調團結一致的國族與不平等的種族主義,並十分重視軍事對身體(特別是男性)的訓育,為極端右翼的思想。反對自由主義、保守主義、共產主義,影響二戰時的納綷種族主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