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7.33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輕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視忽略。《三國演義》第一○四回:「吾遍觀諸將,無人可授,獨汝可傳我書,切勿輕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重。與「重」相對。如:「身輕如燕」、「輕於鴻毛」。
方便、簡單的。如:「輕易」、「輕便」、「輕而易舉」。
隨便、不莊重。如:「輕浮」、「輕率」、「輕慢」、「輕狂」、「輕薄」。
沒有負擔和壓迫的。如:「輕鬆」、「無病一身輕」。
靈巧快捷的。如:「輕車」、「輕舟」、「輕快」。
數量少。如:「年紀輕」、「工作輕」。
看不起。如:「輕敵」、「輕視」。
用力小。如:「小心輕放」。
程度淺。如:「病情輕」。
舒緩的。如:「輕音樂」、「雲淡風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侮怠慢、不注意。如:「疏忽」、「忽視」、「忽略」、「輕忽」。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栽植樹木需要十年,培養人才需要百年。比喻培養人才非常不易或培育人才是長久之計。語本《管子.權修》。[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百年大計,不可輕忽
一絲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絲不苟」的「苟」有輕率、隨便的意思。所以「一絲不苟」是在形容一個人做事認真,一點也不馬虎的意思。有許多和「不苟」組合而成的詞語,如:「不苟言笑」、「不苟言談」、「方正不苟」、「臨財不苟」等等,都在指對事不輕忽、不隨便。推究「不苟」一詞,早就出現在《周禮.地官.大司徒》,是指對人民的十二種教化方法之一。古聖先王認為如果可以讓人民在祭祀時能夠養成恭敬的態度,對往者尊崇敬謹,則在面對在生的親人時,一定「不苟」,意思即是不會輕率隨便。為了強調語義,可在不苟前加上「一絲」,也就是「一點點都不馬虎」的意思。「一絲不苟」這句成語,當就是從這裡演變而來,用來形容做事認真,一點也不馬虎。
走馬看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浮光掠影,蜻蜓點水反義:觀察入微辨似: 「走馬看花」及「浮光掠影」都有觀察粗略,不仔細深入的意思。 「走馬看花」側重於因匆忙以致印象難以深刻;「浮光掠影」則側重於態度輕忽,以致見解膚淺。 走馬看花 浮光掠影 辨似例句 ○ ㄨ 因為行程緊湊,我參觀每座博物館都僅止於~而已。 ㄨ ○ 議論必須確有根據,若只是~,人云亦云,有何價值?
後生可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張權正要開言,廷秀上前道:『自古道:後生可畏。年紀雖小,手段卻不小了。且試做了看,不要輕忽了人。』」
稍縱即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略為輕忽或不注意便會失去。形容時間或機會容易錯失。[例]時間稍縱即逝,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於習慣而鬆懈、輕忽。《左傳.僖公五年》:「晉不可啟,寇不可翫。」《晉書.卷三○.刑法志》:「習翫所見而忽異聞,或未能咸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輕忽的態度來對待,多用於文言詞。如:「玩世不恭」。《書經.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國語.吳語》:「大夫種勇而善謀,將還玩吳國於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