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輸錢     
瀏覽人次:220 收藏人次:0
1.賭博失敗而將錢財輸給他人。如:「他運氣不佳,每賭必輸錢。」
2.送錢。《南史.卷四.齊武帝本紀》:「六月辛未,詔省州郡縣送故輸錢者。」
    
瀏覽人次:16203 收藏人次:6519191
失敗。如:「服輸」、「認輸」、「輸贏」。
將東西由甲地送到乙地。如:「運輸」、「輸送」。
注入。如:「輸血」、「輸入」。
    
瀏覽人次:12116 收藏人次:2750901
貨幣。如:「錢幣」、「銅錢」、「十塊錢」。
泛指錢財。如:「金錢」、「值錢」、「有錢有勢」。
費用、款項。如:「車錢」、「飯錢」、「價錢」、「會錢」。
裝錢用的。如:「錢包」、「錢筒」。
量詞。用於計算重量的單位。公制一錢等於百分之一公斤;一臺錢等於十分之一臺兩。
孤注一擲     
瀏覽人次:27208 收藏人次:881593
「孤注一擲」原是一種賭博的行為。賭徒輸錢後,將身上所剩的財物通通拿出來,賭最後一把的輸贏,就叫作「孤注一擲」。文獻上,「孤注」一語可以在宋代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六記載的一段話中看到。這段記載提到了宋真宗時,因為契丹人入侵,宰相寇準建議真宗御駕親征。雙方會戰於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ㄔㄢˊ)淵,宋戰勝遼國,並於澶淵定盟和解。真宗為此事更加器重寇準,卻引起大臣王欽若的嫉妒。王欽若有一次趁機向真宗說:「澶淵一戰,寇準是拿皇上當作孤注,和契丹人賭最後一把。萬一賭輸了,皇上豈不是就危險了?」這裡就用了「孤注」。至於「一擲」,出現得更早。在《晉書.卷八五.何無忌列傳》中,提到何無忌聯合劉裕等人,起兵征伐桓...
慘不忍睹     
瀏覽人次:7702 收藏人次:337692
「慘不忍睹」這句成語是說情狀極為悽慘,令人不忍目睹。在清人許奉恩《里乘.卷八.倪公春岩》中可見。〈倪公春岩〉這則故事是寫:漁翁萬年輕因為賭輸錢,決定趁著天黑去前村某甲家行竊,剛好目睹某甲的妻子和一男子共謀害死某甲的經過。他看到某甲死狀悽慘,讓人不忍心再看,於是跳上屋頂,懷恨回家,自此覺得女子是天下最毒的人。另外「慘不忍睹」也可用在形容戰爭場面的殘忍血腥,如《洪秀全演義》第三五回:「前後受敵,不能得脫,有欲伏地請降的,都被身首分離,真是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尸首堆積,慘不忍睹。」
撲買     
瀏覽人次:658 收藏人次:0
宋元時,一種包商承包稅收的制度。《宋史.卷一八五.食貨志七》:「自成都始,先罷公帑賣供給酒,即舊撲買坊場所置隔釀,設官主之,民以米入官自釀,斛輸錢三十,頭子錢二十二。」元.宋子貞〈中書令耶律公神道碑〉:「劉庭玉者,以銀五萬兩撲買燕京酒課,又有回鶻,以銀一百萬兩,撲買天下鹽課。」也作「買撲」。
孤注     
瀏覽人次:473 收藏人次:0
盡其所有,全部下注,以決勝負。比喻在危急時投入全部力量,作最後的冒險行動。《宋史.卷二八一.寇準傳》:「欽若曰:『陛下聞博乎?博者輸錢欲盡,乃罄所有出之,謂之孤注。陛下,寇準之孤注也,斯亦危矣。』」
翻本     
瀏覽人次:467 收藏人次:210302
1.商場或賭場上失利的人,設法贏回失去的錢。[例]賭博輸錢的人,往往為了想翻本而愈陷愈深。
免役     
瀏覽人次:356 收藏人次:0
1.免除徭役。《宋史.卷一七七.食貨志上五》:「帝乃命提點司究所從升降,仍嚴升降之法,畿民不願輸錢免役。」
分例     
瀏覽人次:294 收藏人次:0
按習慣或規定以一定分量分配的東西。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套.貨郎〉曲:「更把贓輸錢分例米、多般兒區處的最優長,眾飢民共仰。」《水滸傳》第一九回:「請入廳上坐定,忙叫酒保安排分例酒來管待眾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