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8.34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農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供耕種的田地。《禮記.王制》:「制農田百畝,百畝之分,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
優良農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優良農田(prime agricultural lands)」屬於資源生產性環境敏感地(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之一種。由於都市地區外圍之農地往往在都市擴張中被轉變為工業或住宅區,此種農地變更無形之中對可再生資源造成不可回復之破壞;此種破壞已不止於地方性,而是區域性或全球性。為維護人類之食物生產維生環境(life-support environment),再進行都會區或區域性土地使用規劃時,將具高生產力土壤、水源豐沛、及是一耕作條件之地區列為「優良農田」,避免作為都市用地。優良農田之保護除可確保人類糧食之供給,減少糧食生產之投資,並可兼作都會區開放空間之...
農田水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地蓄水灌溉、排水防澇的水利工程。可藉以防止農業災害,提高單位面積的生產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農業有關的。如:「農人」、「農田」、「農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如:「農田」、「稻田」、「水田」、「菜田」。
滄海桑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葛洪,晉句容人,字稚川,自號抱朴子。好神仙導養之法,著《抱朴子》一書,述煉丹之法,建立長生理論。而成書時間較晚的《神仙傳》,收錄數十位道教神仙的傳記,書裡記載這麼一段故事:傳說中的仙女麻姑,在和仙人王方平談天敘舊時說道:「自從上次接待你之後,東海已經三次變成農田了,時間過得真快。剛才到蓬萊仙山去巡視時,看見周圍的海水,比我上次去時又淺了一半,難道又將再度乾涸變成陸地?」王方平於是感嘆地說:「一旦變成陸地後,行經東海,又要滿是飛揚的塵土了。」後來這個故事演變成「滄海桑田」這句成語,「桑田」就是種農作物的田,也就是陸地。「滄海桑田」原用來比喻環境變化很大,後亦可用來比喻世事無常,變化很快。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月,司憲周弁疽發背,卒。生妻公主遘疾,旬日17>又薨18>。生因請罷郡,護喪赴國。王許之。便以司農田子華行南柯太守事。……生自恃守郡多年,曾無敗政,流言怨悖,鬱鬱不樂。王亦知之,因命生曰:「姻親二十餘年,不幸小女夭枉,不得與君子偕老,良用痛傷。」夫人因留孫自鞠育19>之。又謂生曰:「卿離家多時,可暫歸本里,一見親族。諸孫留此,無以為念。後三年,當令迎生。」生曰:「此乃家矣,何更歸焉?」王笑曰:「卿本人間,家非在此。」生忽若惛睡20>,瞢然21>久之,方乃發悟前事,遂流涕請還。王顧左右以送生,生再拜而去,復見前二紫衣使者從焉。至大戶外,見所乘車甚劣,左右親使御僕,遂無一人,心甚歎異。生上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單逐漸向外擴張。唐末及五代初年,契丹不時南攻,擄掠不少漢人,在各地設置城寨州縣予已安頓。漢人開闢農田,種植穀物,設立冶坊,打造鐵器,還築房舍,建城邑,甚至有了買賣的市場,這些新生事物必然促使游牧的契丹民族產生一些變化。 建國契丹地區的漢人,少數避難而來者之外,大都多是耶律阿保機的戰利品,漢人的生產成果也幾乎由他獨自掌握。因此,耶律阿保機雖然只是一部酋長,實力已超越了其他七部。漢人認為君主應該掌握大權,君位應該子孫世襲,這些觀念也影響了耶律阿保機,使他的作風有異於傳統領袖,也破壞了部落聯盟的慣例,招致很大的不滿。他在妻...
勞燕分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臺灣常見的紅尾伯勞為例,體型較雀稍大,頭、頸、背部呈珠灰色,至腰部漸轉為紅褐色。常在草坡、疏樹林或農田村舍附近活動,常立於枝柱上。性凶猛,喜食昆蟲、蛙類、蜥蜴。 (2) 燕:鳥綱燕科各種鳥類的通稱。種類繁多,約有七十餘種。體小翼大,飛行力強,尾長,分叉呈剪刀狀。背黑腹白、腳短,不利於步行。每年產卵二、三次,每次約三至六個卵。常見的有毛腳燕、赤腰燕、洋燕、家燕等。俗稱為「燕子」。 (3) 黃姑:牽牛星的別名,天鷹座中最亮的一顆星,與織女星隔銀河相對。 (4) 織女:星名。屬天琴座,是夏秋夜空中一顆明亮的星,隔銀河與牽牛星相對。中國古代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女兒,與牽牛郎為夫婦,婚後廢織,被天帝...
杯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國職業軍官杯葛上尉(Charles C.Boycott,西元1832~1897)的姓氏,後引申為集體抵制之意,在政治和商業領域都可使用。杯葛上尉退役後,受雇擔任梅佑郡農場經理。西元一八八○年與愛爾蘭梅佑郡農民土地聯盟談判,農民要求降低百分之二十五的田租,杯葛上尉拒絕;因而受到農民嚴重抵制,以致他招募不到人工,牲畜被驅散,農田被破壞,最後不得不屈服。集體抵制是愛爾蘭民族主義領袖巴奈爾領導的愛爾蘭獨立運動中的一種行動策略。由於杯葛上尉是第一個犧牲者,故後人遂以「杯葛」為集體抵制之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