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61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迆邐歪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平方言。形容走路不穩,歪歪斜斜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橫傾不正。如:「傾斜」、「歪斜」。
偏斜的。如:「斜陽」。
傾斜的。如:「斜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正。如:「歪路」、「歪斜」、「帽子戴歪了」。
不良、不正當。如:「歪理」、「歪風」、「歪主意」。
迆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連接的樣子。「迆」文獻異文作「迤」。唐.白居易〈長恨歌〉:「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2.一路行去,曲折連綿的樣子。亦指陸陸續續的行程。《朱子語類輯略.卷五.論自注書》:「久關官正,臣今迆邐前去之任,不知有何處分?」也作「邐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斜行。《書經.禹貢》:「東至于澧,過九江,至于東陵,東迆北會于匯。」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大河右迆,東注漯水矣。」
2.斜倚。《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既建而迆,崇於軫四尺,謂之二等。」《文選.張衡.東京賦》:「立戈迆戛,農輿輅木。」
參見「逶迆」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邐迤:屈曲綿延的樣子。如:「南投縣境內的『九九峰』,山巒起伏,邐迤不絕,因而得名。」
歪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正。如:「街道歪斜」、「建物歪斜」。元.楊訥《劉行首》第三折:「則見他玉珮狼籍,翠鈿零落,雲髻歪斜。」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