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近觀     
瀏覽人次:382 收藏人次:0
1.靠近觀察。如:「登山隊員攻上山頂後,近觀遠測,興奮得不得了。」
2.近日的觀察。如:「近觀人口結構的變化,可以發現臺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
近觀基金會(美國)     
瀏覽人次:140 收藏人次:0
  「近觀基金」是美國公民教育方案(citizenship education project)之一;於一九七一年起創設,是一個非營利的教育基金。從創立開始,該基金會每年帶領數千名中學生利用華盛頓特區提供給中學生在國家首都之內研究政府的機會,到各政府機關參觀、見習。除了獲取華盛頓特區的經驗之外,近觀基金會亦試圖鼓勵學生參加各種不同的公民學習活動,包括州和地方的課程計畫,以及為學生提供的公民聚會比賽。
    
瀏覽人次:38848 收藏人次:4331078
看。如:「觀賞」、「觀光」、「參觀」、「觀看」。
景像、情景。如:「奇觀」、「景觀」、「外觀」、「恢復舊觀」。
看法、意識。如:「觀念」、「主觀」、「人生觀」、「世界觀」。
道觀:道教的寺廟。
小樓及其上之建築物。如:「樓觀」。
    
瀏覽人次:9874 收藏人次:3894799
距離不遠。如:「近親」、「近日」、「遠近馳名」、「遠水救不了近火」。
明白的、淺顯的。如:「淺近」。
相似。如:「近似」、「知恥近乎勇」。
親密。如:「親近」、「兩家人走得很近。」
合乎、合於。如:「不近情理」、「不近人情」。
道貌岸然     
瀏覽人次:35838 收藏人次:4224210
「道貌岸然」原作「道貌凜然」。「變文」是唐代時興起的一種講唱文學,由散文和韻文交替組成,內容以演繹佛經故事及民間、歷史故事為主。《維摩詰經講經文》是根據《維摩詰經》的故事,敷演而成,形式是先引述一段經文,然後邊講邊唱,有時幾十字的經文,可以鋪陳為數千字。內容敘述維摩詰居士生病了,佛陀欲派一名弟子前往慰問他的病情,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最後文殊菩薩應命前往。文中描述維摩詰居士的外表和情態,形容他的容貌莊嚴肅穆,胸懷坦蕩,心地光明,遠望就像鶴立雞群似的,近觀有如龍來洞口,光彩射人。後來「道貌岸然」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除本義外,也作諷刺用法,用來形容外表故作正經,心中其實不是如此。
鶴立雞群     
瀏覽人次:27921 收藏人次:277419
參考詞語︰鶴處雞群注音︰ㄏㄜˋ ㄔㄨˇ ㄐ| ㄑㄩㄣˊ漢語拼音︰hè chǔ jī qún釋義︰猶「鶴立雞群」。見「鶴立雞群」條。
01.唐.鄭啟〈嚴塘經亂書事〉詩二首之二:「鯤為魚隊潛鱗困,鶴處雞群病翅低。」
02.《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詰經講經文》:「遙望而清風宛在,鶴處雞群;近觀而光彩射人,龍來洞口。」 參考詞語︰雞群之鶴注音︰ㄐ| ㄑㄩㄣˊ ㄓ ㄏㄜˋ漢語拼音︰jī qún zhī hè釋義︰猶「鶴立雞群」。見「鶴立雞群」條。
01.清.賀裳《載酒園詩話.陳傅良》:「前篇猶冷諷,次篇全用反語,令聞者自思,不惟立意高,安章頓句亦是雞群之鶴。」 參考詞語︰雞群鶴立注音︰ㄐ| ㄑ...
一葉知秋     
瀏覽人次:27653 收藏人次:1566296
《淮南子》是漢淮南王劉安集門下食客所編寫的一本書,內容多為道家思想,並雜揉先秦各家的學說,世為雜家之代表。其中〈說山〉一篇裡,有一段說明事物可由近觀遠、以小看大的道理,例如只要嚐一塊鍋裡的肉,就可以知道整鍋的味道如何;懸掛羽毛和木炭,就可以看出空氣中溼度高低變化;看見一片葉子落下,可以推知秋天已經來臨,一年快到了盡頭;看到瓶裡的水結冰,就知道天氣有多麼寒冷。後來「一葉知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由細微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
姍姍來遲     
瀏覽人次:18685 收藏人次:2162450
晚上,少翁作法後,漢武帝果然看到一個形似李夫人的黑影出現在帳幕中,或坐或行。礙於少翁之前交代不能太靠近觀看,使得漢武帝更加思念李夫人,心情變得十分感傷,便寫了一首詩,請樂工譜曲傳唱宮中,這首詩歌的部分內容是:「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大意是:帳幕中的人影是不是你呢?我站在這裡看著你,你為什麼偏偏來得這麼慢呢!」後來「姍姍來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女子遲步緩來的樣子;亦用來形容人或事物不依時出現,害人苦等。
珊珊來遲     
瀏覽人次:11746 收藏人次:138352
晚上,少翁作法後,漢武帝果然看到一個形似李夫人的黑影出現在帳幕中,或坐或行。礙於少翁之前交代不能太靠近觀看,使得漢武帝更加思念李夫人,心情變得十分感傷,便寫了一首詩,請樂工譜曲傳唱宮中,這首詩歌的部分內容是:「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大意是:帳幕中的人影是不是你呢?我站在這裡看著你,你為什麼偏偏來得這麼慢呢!」後來「姍姍來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女子遲步緩來的樣子;亦用來形容人或事物不依時出現,害人苦等。
遠眺     
瀏覽人次:4500 收藏人次:644645
遠望、眺望遠處。《孔子家語.卷八.辯樂解》:「有所睪然高望而遠眺,曰:『丘迨得其為人矣。』」《文選.趙至.與嵇茂齊書》:「乘高遠眺,則山川悠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