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透鏡     
瀏覽人次:344 收藏人次:0
研究光學的基本工具。將透明體如玻璃、水晶等的兩邊,琢磨成兩個曲面,或一曲面一平的面,可折射光線,使光線匯聚或散開。有凸透鏡、凹透鏡等。
透鏡     
瀏覽人次:1192 收藏人次:412598
光學元件。中央厚、周圍薄,能將平行光以折射方式聚集的透明鏡片。常用於放大鏡與遠視眼鏡。俗稱為「火鏡」,也稱為「會聚透鏡」。
聚光透鏡     
瀏覽人次:386 收藏人次:0
光學系統中的凸透鏡,可將視場中的光線聚集曲折投射至下一個鏡組系統中,功能猶如場鏡。見場鏡。
透鏡方程式     
瀏覽人次:341 收藏人次:0
為描述透鏡成像時,其物距(So)、像距(Si)、折射率(n)、曲率半徑(R1、R2)及焦距(f)間之關係,又稱造鏡者公式(lens-maker`s formula),以下式表示之:
新月型透鏡     
瀏覽人次:313 收藏人次:0
屬凹凸透鏡之一種,其凸面之曲率大於凹面。見會聚透鏡
會聚透鏡     
瀏覽人次:273 收藏人次:166568
中央厚周圍薄,能將平行光折射成實焦點,焦距為正值的透鏡。也稱為「凸透鏡」、「火鏡」。
透鏡     
瀏覽人次:258 收藏人次:0
中央較薄、周圍較厚的透鏡。常用於望遠鏡及近視眼鏡。
透鏡畸變差     
瀏覽人次:247 收藏人次:0
光學像差的一種,係指物體經光學系統成像時,其影像各部份並未等比例成像的狀況。常見的透鏡畸變差有捅狀、枕狀等。見輻射畸變差。
透鏡模型     
瀏覽人次:219 收藏人次:0
  透鏡模型是由Egon Brunswik提出的整體環境知覺理論,認為環境線索不可能完全反應真實,實質環境提供多樣卻模糊的線索,知覺者必須在意識線索的同時,利用線索對環境的真實狀況作出判斷。因此,環境知覺者並非被動的接受環境訊息,卻是主動搜尋線索,並在豐沛的環境刺激中與自己的過往經驗進行比對與組織的工作,而有意圖地開展自己的道路。
  人們的知覺歷程就像眼睛或攝影機前的透鏡,將環境訊息經過過濾與重新組合而成為有規則且統合的知覺。個人由經驗中學會哪些刺激最能夠正確地反應真實環境,在組織時給予較大的比重。所以,世界並非由觀察所得,而是由許多可信度不同的線索推論構築而來。
柱狀透鏡     
瀏覽人次:174 收藏人次:0
一面為圓柱面狀,另一面常為平面之鏡片,可用於消除像散,或將點狀光擴散成線形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