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通塞     
瀏覽人次:256 收藏人次:0
境遇的通順與滯塞。《北史.卷八一.儒林傳上.孫惠蔚傳》:「雖久滯小官,深體通塞,無孜孜之望,儒者以是尚焉。」唐.白居易〈祭微之文〉:「行止通塞,靡所不同。」
    
瀏覽人次:67651 收藏人次:4157302
阻隔不通。如:「阻塞」、「閉塞」。
充滿。如:「充塞」。
推卸。如:「塞責」。
險要的地方。如:「要塞」。
邊境。如:「邊塞」、「塞外」、「關塞」。
封著瓶口的東西。如:「瓶塞」。
受阻不暢。如:「塞車」。
填滿空隙。如:「嘴裡塞滿了糖果。」
    
瀏覽人次:11971 收藏人次:2796446
順暢、不阻塞。如:「通暢」、「通順」。
使順暢。如:「通馬桶」、「通水管」。
交流、往來、交往。如:「通敵」、「通航」、「通信」、「通車」、「通商」、「流通」、「互通有無」。
到達。如:「通往」、「條條大路通羅馬」。
全部、整個、都。如:「通宵」、「通通上去」、「通盤考量」。
明白、了解、懂得。如:「通曉」、「精通」、「通情達理」。
淵博。如:「通才」、「通人」。
熟悉某種事物的人。如:「中國通」、「萬事通」。
報告、告知、傳達。如:「通報」、「通知」。
普遍的、共同的。如:「通病」、「通行」、「通性」、「通稱」、「通俗」。
量詞:A>用於計算文書、電訊數量的單位。如:「一通電話」、「三通電報」。B>用於計算敲擊鐘鼓次數的單位。如:「擂鼓三通」。
應感     
瀏覽人次:369 收藏人次:0
1.文藝創作過程中因外物而產生靈感的現象。《禮記.樂記》:「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應感起物而動,然後心術形焉。」《文選.陸機.文賦》:「若夫應感之會,通塞之紀,來不可遏,去不可止。」
陸法言     
瀏覽人次:211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62~?)名詞,字法言,以字行,隋臨漳人。官承奉郎。隋文帝仁壽初,以呂靜等六家韻書多有分歧,於是和劉臻、蕭該、顏之推等八人討論音韻,評議古今是非,南北通塞,編成切韻。後唐宋韻書多以此為藍本。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