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12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造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製造、捏造。《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祖父陵,客蜀,學道鵠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號『米賊』。」
2.故意做出的不自然舉動。如:「矯揉造作。」
矯揉造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腔作勢,刻意做作。《紅樓夢》第五一回:「這寶姐姐也忒膠柱鼓瑟,矯揉造作了。」《鏡花緣》第二回:「若唐花不過矯揉造作,更何足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假裝。[例]裝腔作勢、裝模作樣、矯揉造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作。如:「製造」、「創造」、「造船」、「造紙」。
建築、建設。如:「建造」、「造橋」、「營造」。
經營。如:「造福」、「造勢」。
培養。如:「造就」、「可造之才」。
虛構。如:「造謠」。
到、去。如:「造訪」。
研究學問。如:「他打算明年去美國深造。」
打官司的原告與被告。如:「這場官司的兩造都未到庭,只有他們的律師代表出庭。」
不求甚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說五柳先生喜歡喝酒,但因為家裡貧窮,沒辦法常買酒喝,於是鄰居或親朋好友常常買酒招待他,他也不矯揉造作,總是喝到酩酊大醉才回家。雖然家裡貧窮,他總能自得其樂,常常寫文章來表明自己的志向,不把人世間的名利得失放在心上。除了此篇文章外,陶潛著名的作品尚有〈歸園田居〉、〈桃花源記〉、〈歸去來辭〉等,每一篇文章都說明他熱愛田園生活和不願與當時統治者同流合汙的感情。後來陶潛描述自己讀書態度的「不求甚解」,被視為一句成語,用來指讀書著重理解義理,而不過度鑽研字句上的解釋,亦轉用來形容學習或工作的態度不認真,只求略懂皮毛而不深入理解。
五花八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大江以北,烽煙甚熾,吾未有備,將鳩工而飭材焉。惟重驚動相公起居,有足愧耳。」即召函人、矢人,造作干戈器械,鍛鍊刮磨,錚錚有聲,數日而舉。乃集數百人,甲冑1>而馳,耀武庭中。庭不甚廣,而縱橫馳驟2>,五花八門3>,宛如教場演習兵弁4>也,一呼擁而去。 〔注解〕 (1) 甲冑:鎧甲和頭盔。 (2) 馳驟:騎馬疾奔。 (3) 五花八門:五花陣和八門陣,陣法變化多端。前者可參《隋唐演義.第六回》,後者可參《鬼谷四友志.卷二上》。 (4) 兵弁:兵士。弁,音ㄅ|ㄢˋ。
大言不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不慚大言注音︰ㄅㄨˋ ㄘㄢˊ ㄉㄚˋ |ㄢˊ漢語拼音︰bù cán dà yán釋義︰即「大言不慚」。見「大言不慚」條。 01.明.楊慎《升菴詩話.卷一一.詩文用字須有來歷》:「謂近日詩勝國初,吾不信也。而且互相標榜,不慚大言,造作名字,掩滅前輩,是可為世道慨,豈獨文藝之末乎?」
巧奪天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條。 01.《太平廣記.卷二二六.馬待封》引《紀聞》:「又奏請造欹器酒山撲滿等物,許之,皆以白銀造作,……皆若自然,巧踰造化矣。」 參考詞語︰巧絕天工注音︰ㄑ|ㄠˇ ㄐㄩㄝˊ ㄊ|ㄢ ㄍㄨㄥ漢語拼音︰qiǎo jué tiān gōng釋義︰絕,越、過。「巧絕天工」猶「巧奪天工」。見「巧奪天工」條。 01.宋.袁褧《楓窗小牘.卷下》:「粗者以供屏牖妝嵌,而晶瑩成形,巧絕天工者,蓋充滿內府矣。」
無病呻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生病但卻發出呻吟聲。語出宋.辛棄疾〈臨江仙.老去渾身無著處〉詞。後用「無病呻吟」比喻人故作憂戚狀或妄發牢騷。也諷喻文辭的矯揉造作,言不由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造作。《後漢書.卷三二.樊宏傳》:「五穀不登,謂之大侵。大侵之禮,百官備而不製,群神禱而不祠。」《新唐書.卷一六三.柳公綽傳》:「置權量於東西市,使貿易用之,禁私製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