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君     
瀏覽人次:205 收藏人次:0
地位尊貴的成道之人。《幼學瓊林.卷四.釋道鬼神類》:「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為道教之宗。」
老子道君     
瀏覽人次:114 收藏人次:0
對老子的尊稱。參見「老子」條。《幼學瓊林.卷二.老幼壽誕類》:「老子道君,在孕八十一年而始誕。」
    
瀏覽人次:27414 收藏人次:4597200
路途、途徑。如:「道路」、「街道」、「河道」、「鐵道」、「快車道」。
說、談,或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如:「道賀」、「道歉」、「能言善道」。
事理。如:「道理」。
真理。如:「朝聞道,夕死可矣。」
方法。如:「門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技藝。如:「烹調雖只是小道,可是沒有三五年的工夫,卻也很難出人頭地。」
中國先秦時期的思想派別。如:道家。以老子、莊子為代表,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由東漢張陵創立的宗教。如:道教。尊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為教祖,相傳可用符咒為人治病。
道士的簡稱。如:「貧道」、「老道」。
量詞:A>用於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一道閃電」、「三道黃線」。B>用於計算有出口設施的單位。如:「兩道門」、「多道關卡」。C>用於計算題目、命令等的單位。相當於「則」、「條」。如:「十道題目」、「下一道命令」。D>用於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如:「省一道手續」、「上了兩道油漆」。E>用於計算菜餚的單位。如:「總共有十二道菜。」
    
瀏覽人次:19880 收藏人次:2214823
封建時代的一國之主。如:「國君」、「君主」。
古代的封號。如戰國時代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
子孫尊稱父祖輩。如:「嚴君」、「家君」、「先君」。
妻子稱自己的丈夫。如:「夫君」、「郎君」。
對一般人的尊稱。如:「陳君」、「諸君」。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瀏覽人次:22518 收藏人次:360758
眾啊!這也是先聖先賢們安定國家的方法,你為什麼要這樣呢?」張孟談答道:「我察看古往今來的歷史事件,知道君臣永遠無法共享權勢,真這樣做的,未曾有過好結局。前人的教訓,正可作為我們的借鏡啊!」趙襄子在他的堅持下也只好答應。張孟談於是辭掉官職,並把名下所有封地獻還,然後就在負親這個地方耕作自足。在此事中,張孟談表現出的智慧與趙襄子表現出的英明,正因為他們能如張孟談所說:「前事之不忘,後世之師。」把歷史的教訓轉化成自己的借鏡。後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被用來指記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作為今後行事的鑑鏡。
周而不比     
瀏覽人次:4175 收藏人次:325668
語出《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三國魏.何晏〈集解〉:「忠信為周,阿黨為比。」言行忠信,不結黨營私。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三折:「陛下道君子周而不比,貧道呵小人窮斯濫矣。」
辟人之士     
瀏覽人次:1838 收藏人次:0
遠離壞人的人。指亂世之時,遠離無道君主的人。《論語.微子》:「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宋徽宗     
瀏覽人次:1112 收藏人次:0
在位期間,過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採辦「花石綱」,搜集奇花異石運到汴京修建園林宮殿,崇信道教,自稱「道君皇帝」,任用貪官宦官橫徵暴斂,激起各地民變。其中以新黨蔡京任丞相與宦官童貫為將軍所引致的問題最嚴重。趙佶好大喜功,不顧宋遼已百年和平相處,於宣和二年(1120年),與金國結成「海上之盟」,聯合滅遼。1122年,金軍攻克遼南京(今北京)。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太宗遣諳班勃極烈完顏斜也、完顏宗望、乙室勃極烈完顏宗翰分兩路南下入侵北宋。趙佶無法應付時,急忙傳位給他兒子宋欽宗去對付,自己則當「太上皇」,但終於無法挽回局...
陋巷簞瓢     
瀏覽人次:881 收藏人次:155308
比喻清貧的生活。語本《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元.汪元亨〈沉醉東風.快結果錢山鄧通〉曲:「妻從儉荊釵布襖,子甘貧陋巷簞瓢。」明.無名氏《徐伯株貧富興衰記.楔子》:「聖人道君子乖德不孤,便做道陋巷簞瓢義不疏。」
八難     
瀏覽人次:834 收藏人次:0
3.道教上有二義:一指得生人道、去女為男、形體完全、得生中土、值有道君、稟性慈仁、值國太平、與三寶相遇,八種人生難能可貴的情況。二指癱、瘓、癲、癇、瘋、癆、蠱、癩八種難治的惡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