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0.3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違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反律令。《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聽汝則違令,殺汝則誅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示。如:「命令」、「奉令」、「朝令夕改」、「明令規定」。
使。如:「令我難以忘懷!」、「令人發出會心的微笑。」
敬稱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
時節。如:「月令」、「時令」、「夏令衛生」、「冬令救濟」。
美。如:「令名」、「令譽」。
古典詞、曲中小令的簡稱。如:「如夢令」、「調笑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遵從、背離。如:「違背」、「違反」、「違法」、「違命」、「違犯」、「陽奉陰違」。
離別、離開。如:「久違了!」
即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刻、馬上。《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張翰傳》:「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三國演義》第五○回:「傳下號令,教老弱中傷軍士在後慢行,強壯者擔土束柴,搬草運蘆,填塞道路,務要即時行動,如違令者斬。」也作「即刻」。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全句指在帳幕中謀劃策略,掌控千里之外的作戰形勢,並取得勝利戰果。《三國演義》第三九回:「豈不聞『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二弟不可違令。」
交頭接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三國演義》第四九回:「不許擅離方位,不許交頭接耳,不許失口亂言,不許失驚打怪。如違令者斬!」
行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走動,或指為達某一目標而有所作為。《三國演義》第五○回:「務要即時行動,如違令者斬。」《西遊記》第三九回:「那一指,就使個定身法,眾官俱莫能行動。」
揭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張貼文告。《明史.卷一.太祖本紀一》:「揭榜禁剽掠。有卒違令,斬以徇,軍中肅然。」也作「揭牓」。
酒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宴會中,佐飲助興的遊戲。推一人為令官,其餘的人聽其號令,輪流說詩詞或做其他遊戲,違令或輸的人飲酒。《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湘東王繹時為丹陽尹,與朝士宴集,屬規為酒令。」
失驚打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神慌亂,大驚小怪。《水滸傳》第六九回:「你家莫不有甚事,這般失驚打怪?」《三國演義》第四九回:「不許失口亂言,不許失驚打怪,如違令者斬!」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