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50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遠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得遠遠的。《三國演義》第五三回:「今日全勝,吳兵遠遁,將軍何不卸甲安息?」
遠遁山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匿於山林中。比喻隱避行蹤,遠離世俗。《三國演義》第三六回:「先生既去,劉備亦將遠遁山林。」
深藏遠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躲藏在隱密處,遠離人群。比喻隱居避世。宋.楊萬里《論相上》:「古之君子之相其君,亦不敢犯天下之所不許,天下不許而君許之,君子有深藏遠遁,以自脫天下之譏而已。」
高飛遠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避走遠方。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二齣:「事不宜遲,趁早高飛遠遁,不要連累別人。」也作「高飛遠集」。
潛身遠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身潛逃,遠走他方。《西遊記》第三七回:「你趁早兒潛身遠遁,莫上我的禪門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離不近的。如:「遠方」、「遠客」、「遠路」、「遠水救不了近火」。
不親近。如:「疏遠」、「遠親」。
深奧。如:「深遠」、「言近旨遠」。
遠離、避開。如:「遠嫌」、「遠小人」、「敬鬼神而遠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逃走。如:「逃遁」、「尿遁」、「地遁」、「遠遁」。《左傳.襄公十八年》:「丙寅晦,齊師夜遁。」
黔驢技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據《全唐文.卷五八五.柳宗元》引)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1>,蕩倚衝冒2>,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3>,斷其喉,盡其肉,乃去。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注解〕 (1) 狎:音ㄒ|ㄚˊ,戲弄。 (2) 蕩倚衝冒:指老虎對驢子挑釁。蕩,跳動。倚,身體貼近。衝,碰撞。冒,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害怕、畏懼。如:「驚恐」、「惶恐」、「爭先恐後」、「有恃無恐」。《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
冒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鹵莽。《晉書.卷七八.孔愉傳》:「冀於不試,冒昧來赴,既到審試,遂不敢會。」《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所以冒昧黑夜來求。如不蒙相救,即從此遠遁,不能再相見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