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8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遷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遷移靈柩而改葬。《薛仁貴征遼事略》:「父母在淺土,未曾遷葬,孝服在身,遠父母墳所,乃大不稱心也!」《三國演義》第一○回:「又下令追尋董卓屍首,獲得些零碎皮骨,以香木雕成形體,安湊停當,大設祭祀,用王者衣冠棺槨,選擇吉日,遷葬郿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移動。如:「遷居」、「搬遷」。
改變。如:「變遷」、「事過境遷」、「見異思遷」。
職位升降。如:「升遷」、「左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屍體用掩埋或火化等方式處理。如:「埋葬」、「土葬」、「火葬」、「海葬」」、「樹葬」。
遠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行。《文選.諸葛亮.出師表》:「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薛仁貴征遼事略》:「父母在淺土,未曾遷葬,孝服在身,遠離父母墳所,乃大不稱心也!」
莫那‧魯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骸意外被發現,被送至台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作為學術研究標本。直到1974年在族人強烈要求下,才遷葬至霧社「山胞抗日起義紀念碑」旁。 參考書目註1. 詹素娟、浦忠成等,《台灣原住民》(臺北:遠流,2001),頁112~119。註2. 李筱峰、莊天賜,《快讀台灣歷史人物》(臺北縣:玉山社,2004),頁33~39。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143。
撿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臺灣風俗。將先人的遺骨撿起擦、晒後,裝入骨罈中遷葬的習俗。撿骨過程包括掘墓、撿骨、洗骨、晒骨、點紅、綁骨、做頭、裝金(將骨放入罈)、開光點眼、遷葬等步驟。
改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棄原先已安葬的墓地,而遷葬於別處。《左傳.隱公元年》:「冬,十月,庚申,改葬惠公,公弗臨,故不書。」
墳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墳墓所在地。《薛仁貴征遼事略》:「父母在淺土,未曾遷葬,孝服在身,遠離父母墳所,乃大不稱心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