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2.63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部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御、指揮。《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嚼口的馬絡頭。如:「鞍勒」。
收住韁繩。如:「懸崖勒馬」。
強制。如:「勒索」、「勒戒」、「勒令退學」。
刻識、作記號。如:「勒石」、「勒碑」。
用繩子、皮帶等綑綁或套牢後,再用力拉緊。如:「勒死」、「勒緊褲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體中的一些分子。如:「部分」、「分部」、「局部」、「北部」。
中央機關的單位名稱。如:「教育部」、「國防部」、「經濟部」、「法務部」。
企業機構的單位名稱。如:「業務部」、「營業部」、「事務部」、「財務部」。
量詞:A>計算書籍、影視戲劇等的單位。如:「一部辭典」、「三部電影」、「兩部單元劇」。B>計算車輛或機器等的單位。如:「一部汽車」、「三部堆土機」。
主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主持、辦理事務的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盟旗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邊疆地區的特殊政治制度。仿照滿洲八旗制度,在蒙古人的居地,以旗不同顏色(黃、白、紅、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作為部勒部眾的兵制,逐漸成為寓戶籍於軍籍的政制。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