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7.93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鄉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家鄉、故鄉。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眼中了了見鄉國,知有歸日眉方開。」清.陳洵〈南鄉子.不用問田園〉詞:「誰分去來鄉國事?淒然,曾是承平兩少年。」也作「鄉關」、「鄉井」。
2.故國。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吾已絕望,永辭萬民。豈料再還,重復鄉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層的行政區域之一,設於縣之下,村里之上。如:「八里鄉」、「林口鄉」。
泛指城市以外,較偏遠的地區。如:「鄉村」、「鄉下」。
某種境界或狀態。如:「醉鄉」、「夢鄉」、「溫柔鄉」。
祖籍、出生地或長期居住過的地方。如:「鄉音」、「鄉親」、「家鄉」。
淪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喪失疆土。《南史.卷四.齊高帝本紀》:「而世故相仍,師出已老,角城高壘,指日淪陷。」唐.元結〈請收養孤弱狀〉:「如前小兒等無父母者,鄉國淪陷,親戚俱亡,誰家可歸。」
沈光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汀。夢中尚有嬌兒女,燈下惟余瘦影形。苦趣不堪重記憶,臨晨獨眺遠山青。〈隩草(戊戌仲冬和韻)〉寧不懷鄉國?併州說暫居。無枝空繞樹,彈鋏又歌魚。煉骨危疑集,盈頭珍惜梳。感追無限際,悔絕昔年裾!隨時郤不悶,而悶實難排;浪撼江空雨,風翻天半霾。熱腸知未冷,晚節慎無乖。榮辱漁家少,乘潮又泛簰。義旗嗟越絕,剩得此頑民;矯矯心如石,絲絲鬢欲銀。中山幾度醒,故國十三春。尚慎虛瞻陟,天寒夜泣旻!得興靈武業,誰作李長源?天寶人憑說,漁陽鼓尚喧。居遼當日管,臥雪此時袁。僕更癡於我,安然懶出門。一自椎秦後,同人在海山;冠裳不可毀,節義敢輕刪!...
鄉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鄉、故鄉。唐.崔顥〈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唐.岑參〈暮春虢州東亭送李司馬歸扶風別廬〉詩:「西望鄉關腸欲斷,對君衫袖淚痕斑。」也作「鄉國」、「鄉井」。
無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沒有能力。唐.劉滄〈懷汶陽兄弟〉詩:「書信經年鄉國遠,弟兄無力海田荒。」
鄉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鄉、故鄉。宋.蘇軾〈清遠舟中寄耘老〉詩:「清遠聊為泛宅行,一夢分明墮鄉井。」也作「鄉國」、「鄉關」。
眉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喜悅。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眼中了了見鄉國,知有歸日眉方開。」《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法師曰:『此中似有州縣,又少人民,且得見三五農夫之面。』耕夫見,個個眉開。」
親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戚與知己。《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浩蕩別親知,連翩戒征軸。」唐.白居易〈山中問月〉詩:「如歸舊鄉國,似對好親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