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32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酬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報謝神祇。如:「酬神大會」。
祈福酬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神禱告求福,若願望達成,則酬謝神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地萬物的創造者與主宰者。如:「山神」、「天神」、「鬼神」、「海神」、「河神」。
人的精氣或注意力。如:「精神」、「留神」、「傷神」、「神情」、「神采」、「聚精會神」。
微妙不可測的。如:「神妙」、「神奇」、「神祕」、「神機妙算」。
高超、不平凡的。如:「神童」、「神通廣大」。
神父:天主教的傳教士。
神聖:至高無上不可侵犯的。如:「這個工作是非常神聖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報答。[例]酬勞、酬謝、酬神
社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舊時里社逢節日的酬神慶祝活動。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三月》:「諸軍寨及殿司衙奉侍香火者,皆安排社會,結縛臺閣,迎列于道,觀睹者紛紛。」六十種曲本.明.無名氏.《白兔記》第三齣:「今年社會,可勝似上年麼?(淨)今年齊整,跳鬼判的,踹蹺的,做百戲的,不能盡述。」
皮影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戲」、「武戲」兩種,文戲重音樂與唱腔的表現,武戲則強調武打動作與聲光效果,演出則大多配合宗教節慶、酬神、婚喪喜慶等場合。 發展現況目前臺灣的皮影戲團都在高雄市大社、彌陀一帶,有東華皮影戲團、復興閣皮影戲團、永興樂皮影團、合興皮影戲團、福德皮影戲團等。最著名的師匠張德成(1920~1995)繼承父業,並致力於改良皮影戲,更曾赴日本、美國表演。(同註1) 參考書目註1. 施翠峰、施慧美,《臺灣民間藝術》,(臺北市:五南,2012二版),頁218~222。註2. 席德進,《台灣民間藝術》,(臺北市:雄獅,1996十版),頁2...
野臺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慶賀神明生辰或還願酬神,在廟前或廣場臨時搭建戲臺,免費供民眾欣賞的戲劇演出。也稱為「露臺戲」、「野臺子戲」。
賽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祭酬神。宋.陸游〈鏡湖女〉詩:「到家更約西鄰女,明日湖橋看賽神。」
賽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酬神還願。《警世通言.卷二七.假神仙大鬧華光廟》:「過了數日,自備三牲祭禮往華光廟,一則賽願,二則保福。」
龍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餃、扁食類的美稱。中國民俗稱二月二日土地真君生辰日為「龍抬頭」,家家供香酬神,此日的飯食皆冠龍名,故扁食、水餃等類便稱為「龍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