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2.13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采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代官府定期派人到民間採集各地詩歌,以觀民情風俗,作為施政的參考。《漢書.卷三○.藝文志》:「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蒐集。《漢書.卷三○.藝文志》:「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唐.柳宗元〈永州鐵爐步志〉:「予以為古有太史,觀民風,采民言。若是者,則有得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可以吟詠、朗誦的文體。傳統詩多須講究格律。如:「古詩」、「現代詩」。
詩經的簡稱。如:「詩、書、易、禮、春秋。」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風》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關系清華簡整理研究初見突破性成果關於《詩經》的收集和編選,共計有“王官采詩”和“孔子刪詩”、“獻詩說”三種說法:王官采詩:《孔叢子·巡狩篇》載:“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謠,以觀民風。”《漢書·食貨志》中記載,周朝朝廷派出專門的使者在農忙時到全國各地采集民謠,由周朝史官彙集整理後給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漢書·食貨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震木鐸徇於路以采詩<...
揮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揮、闡揚。唐.孟郊〈讀張碧集〉詩:「誰作采詩官,忍之不揮發。」
龔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領的“記室”,至少也難逃幫凶的罪名。 《詩本誼》龔橙於序中認為三家《詩》多為詩人本誼,而《毛詩》只是采詩用詩之義。但從詩旨詮釋和篇名取捨兩方面來看,龔橙卻非唯三家《詩》是從,有不少地方捨三家而從《毛詩》或自創新說,顯現他獨立客觀的一面。龔橙對《詩經》、《尚書》、《禮》學、小學及金石之學等皆有相當程度的造詣。龔橙學術具有下列四項特色:一、承襲段、龔家學,治學以經學、小學為主;二、重視校勘;三、對金石學著墨甚深;四、治學亦兼受魏源學術之影響。總括來說,龔橙的學術不但有其可觀之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內反映了晚清學術的某些面向。
至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德,崇高偉大的德性。《論語.泰伯》:「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采詩以顯至德,歌詠以董其文。」
俚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自己詩作的謙稱。唐.劉禹錫〈插田歌.序〉:「偶登郡樓,適有所感,遂書其事為俚歌,以俟采詩者。」宋.蘇軾〈和王勝之〉詩三首之三:「要知太守憐孤客,不惜陽春和俚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