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釉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塗在陶瓷表面的一種玻璃狀物質。普通以長石、石英、硼砂、白堊、陶土等物依一定比例混合研碎,加水成漿而成。以浸、淋、繪、噴等方式塗布於陶瓷表面,陰乾後入窯燒製,會在陶瓷表面形成發亮的薄膜。若在釉藥中加入不同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的顏色,具有裝飾成品的功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塗覆在陶瓷表面,使之有光澤的顏料。參見「釉藥」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療效的物質。如:「草藥」、「中藥」、「西藥」、「藥到病除」。
能以少量發生大效用的化學物質。如:「火藥」、「炸藥」、「麻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uranium,U)化學元素。原子序92。金屬元素之一。呈銀白色,質硬,易溶於酸,具放射性,其化合物有毒。可作為核能、催化劑、釉藥等原料。
交趾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匠師則是葉王(1826~1887)。葉王出生於嘉義縣民雄,他所塑造的作品姿態美妙、生動,不用翻模且釉藥獨具一格,採用「頭身分離」的組合式燒法,被視為臺灣交趾陶的高峰,現在在臺南佳里的震興宮、學甲慈濟宮、嘉義苦竹寺都還能看到他的作品。到了日治中期,泉州匠師柯訓、柯仁帶著弟子洪坤福來臺,為北港朝天宮做裝飾工作,之後洪坤福更完成奉天宮、配天宮、臺北孔廟、保安宮、萬華龍山寺的交趾裝飾,洪坤福回鄉後,其技藝由弟子繼續發揚光大,遍布全臺。臺灣交趾陶除了洪坤福流派之外,還有泉州蘇陽水的蘇派、臺灣林添木等人的本土派,將交趾陶發展推向更...
唐三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唐代彩色的釉陶。多為貴族陪葬的明器。造形繁多,三彩俑可為代表。以白、綠、黃三種顏色為主,另加上褐、藍、黑及少量茄紫色。胎體先素燒,再多次上釉,於窯中低溫烘烤,釉藥流動互滲,產生豐富多彩的色澤變化。顏色豔麗,簡潔高雅,富含西域色彩,和貴族的豪華作風相符。盛行於初唐至開元天寶年間,安史之亂後漸衰。
琺瑯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作琺瑯器的釉藥,施繪在瓷器的表面,用火低溫燒製而成。也稱為「瓷胎填琺瑯」。
釉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基本釉藥中加入金屬氧化物,可使原為白色或透明的釉層呈現各種色彩,稱為「釉彩」。如鐵可顯現黃、褐、紅、黑等色,銅可呈現綠、紅、紫等色,鈷可呈現藍、紫色等。
鈞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南省鈞州所出產的瓷器。瓷質細膩,釉色多變化,是藝匠在燒製時,利用銅的還原形成絢麗多彩的窯變。並運用純熟的技巧,特殊的釉藥,而突破以往瓷器上單一的色調,出現多種釉色的極品。以玫瑰紫、海棠紅、月白等釉色最負盛名。也稱為「鈞州窯」。
玻璃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西洋畫。畫法有四:(1)用彩色玻璃集嵌成畫。(2)在高溫狀態下將釉藥或與玻璃相容的玻璃粉、玻璃膏塗飾在玻璃版上。(3)利用轉寫紙網版印刷將繪製好的圖畫轉印在玻璃版上。(4)以特殊塗料直接塗飾在玻璃版上。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