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95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野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蠶的原種,形似家蠶,呈黑褐色,居於樗、桑、柞等樹上,食其葉,結繭時捲葉包裹自己,其繭絲可織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鱗翅目蠶蛾科和天蠶科昆蟲的通稱。能吐絲,以環節蠕動,胸腹及尾部有六對腳,以桑葉為食物。幼蟲成長,必蛻皮數次,每蛻一次皮便長大一些,最後結繭變蛹,化為蛾。蠶所吐的絲可以織成綢緞,對人類來說深具經濟價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郊區。如:「野外」、「荒野」、「曠野」。
沒禮貌、不文雅。如:「野蠻」、「撒野」。
放縱。如:「心都玩野了」。
不馴的。如:「野性」。
未經人工栽培或養育的。如:「野花」、「野菜」、「野草」、「野馬」。
非正式、在民間而不屬於政府的。如:「野史」、「在野黨」。
界限、地域。如:「分野」、「視野」。
繭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野蠶絲織成的綢,產於山東。
天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一種野蠶,為天蠶蛾的幼蟲。色綠,多瘤狀突起,繭亦呈綠色。其絲以醋延長之,可作釣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野蠶。蛾類的幼蟲,食蕭葉為生。《爾雅.釋蟲》:「蚢,蕭繭。」宋.邢昺.疏:「食蕭葉作繭者名蚢。」
旅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野生,不播種而生。《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至是野穀旅生,麻尗尤盛,野蠶成繭,被於山阜,人收其利焉。」唐.章懷太子.注:「旅,寄也。不因播種而生,故曰旅。」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