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1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鉤」的異體字。
大口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高,甚側扁。背、腹部輪廓約略相同,後頭部微凹入。吻鈍圓,長於眼徑。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末端延伸至眼後緣之後方甚多。脂性眼瞼不發達。上下頜、鋤骨、腭骨和舌面均具齒。頭部無鱗,體則被菱形小圓鱗,多少埋於皮下。側線前半梢呈波浪狀,無稜鱗。第一背鰭具6-7硬棘,棘間無膜相連,僅有一小膜與基底相連。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且約略等長,後半部各有7-12個半分離鰭條,但無真正離鰭亦無凹槽。體背藍灰色,腹部銀白色。頭側眼上緣具一黑色短縱帶;新鮮時,體側具有5-8個鉛灰色長圓形斑,前方兩個橫越在側線上,但死後會逐漸消失,此外幼魚期是完全沒有圓斑。
蕨(NMNS001067-F025058)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莖具明顯的節與節間,寬達0.6公分;節間長可超過6.5公分,具幾條縱脊。枝從節上分出,2歧合軸式分枝。葉輪生,狀如短叉,長逾1公分,叉角約50°-60°,頂端尖,有時頂端擴大並向前彎曲,形如短。生殖枝腋生,疏松穗狀,長1.1-1.6公分,寬0.3-0.5公分。每枝具4-6輪的孢子葉。孢子葉彎匙形,粗0.1-0.15公分,似未扁化,長達0.25公分,末端向上彎曲,無柄。  本件保存了莖及其分枝;莖寬0.3公分;莖上分節,節長5.5公分;分枝近直角伸出。
波紋鱗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稍延長,呈長橢圓形, 尾柄短,寬高約略等長,每邊各有六個極強大之前傾棘,成兩列排列。口端位;上下頜齒為具缺刻之楔形齒,白色。眼中大,側位而高,眼前無深溝。除口緣唇部無鱗外,全被大型骨質鱗片。背鰭兩個,基底相接近,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棘粗大,第II棘則細長,第III背鰭棘較發達,明顯超出棘基部深溝甚多;背鰭及臀鰭軟條弧形;腹鰭棘短,扁形,上有粒狀突起;胸鰭短圓形;尾鰭圓形。體深綠色或深褐色,具許多斜向後下方之橘黃線,幼魚及雌魚之吻部及體側均有,但雄魚其吻部的弧線消失,體側呈波浪紋。第一背鰭深綠色或深褐色;其他各鰭為橘色;尾柄有一大圓黑斑。
聯辦(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掛聯辦」係大陸地區教育行政部門與用人單位、部門聯合興辦職業中學的俗稱。掛聯辦形式多樣,並無統一規程,一般有以下特點:
  1.教育行政部門提供學校基本設施(校舍、場地、課桌椅以及文化課實驗設備)以及文化課教師。用人單位、部門提供必要的培訓設備、專業技術課的兼職教師。以及實習場所。聯辦學校一般隸屬於教育行政部門管理。
  2.學校根據用人單位需要開設培養專業或工種,與用人單位共同設計專業課程計畫。
  3.用人單位負擔一定的學校經常費用,或在聘用畢業生後向學校繳納一定的培養費用。
  4.學生畢業後經用人單位根據「擇優錄取」原則吸收聘用,聘任方式...
尾春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蟲複眼綠色。合胸黑色,前視有三條縱紋,側視有四條黃斑,第1、3條較細。腹部前緣黃斑最大。攫握器黑色,上下攫握器彎曲呈明顯狀。雌蟲黃斑較發達,沒有狀的攫握器。
垂球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通經緯儀基座底部設置有金屬短鍊及小,用以懸掛垂球,該小即稱為垂球掛。儀器製造時經精密檢定,掛中央與儀器之垂直軸重合一致。平板儀則備有移點器,其下部彎中央亦應與其上方指示點位之橫桿尖端在同一鉛垂線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甚側扁。背、腹部輪廓約略相同,後頭部微凹入。吻尖,長於眼徑。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末端延伸至眼後緣之下方。脂性眼瞼不發達。上下頜、鋤骨、腭骨和舌面均具齒。頭部無鱗,體則被槍頭形小圓鱗,多少埋於皮下。側線前半呈波浪狀,無稜鱗。第一背鰭具6-7硬棘,棘間無膜相連,僅有一小膜與基底相連。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且約略等長,後半部各有8-11個半分離鰭條,但無真正離鰭亦無凹槽。體背藍黑色,腹部銀白色。頭側眼上緣具一黑色短縱帶;新鮮時,體側沿側線上下各具一列6-8個鉛灰色圓斑,但死後會逐漸消失,此外幼魚期是完全沒有圓斑。
紋春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複眼綠色。合胸黑色,前方有一對狀斑紋,兩旁邊有一條黃線靠近中胸側縫上,程度超過合胸的一半高度,合胸側有三條黃帶。腹部黑色,背面中央有條黃線,第9腹節中央有塊大黃斑,第8腹節兩側各有一塊小黃斑。雌蟲第8腹節側黃斑不明顯,但其餘部分的黃斑較發達。
托爾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甚側扁。背部輪廓在近眼處稍凹入。吻尖,長於眼徑。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末端延伸至眼中部瞳孔後緣之下方。脂性眼瞼不發達。上下頜、鋤骨、腭骨和舌面均具齒。頭部無鱗,體則被針形小圓鱗,多少埋於皮下。側線在胸鰭上方微彎,無稜鱗。第一背鰭具6-7硬棘,棘間無膜相連,僅有一小膜與基底相連。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且約略等長,後半部各有8-12個半分離鰭條,但無真正離鰭亦無凹槽。體背藍黑色,腹部銀白色。頭側眼上緣具一黑色短縱帶;新鮮時,體側另具一列黑色圓斑,其4-5個在側線上,餘皆在側線上方,但死後會逐漸消失,此外幼魚期是完全沒有圓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