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6.82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鉗口撟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鉗口,閉口。撟舌,翹起舌頭。鉗口撟舌形容因受到驚訝、害怕而閉嘴翹舌,說不出話來。《清史稿.卷三七八.朱琦傳》:「一旦遇大利害,搶攘無措,鉗口撟舌而莫敢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口腔內識別味道的器官,也是發音器官。如:「舌頭」、「舌音」、「舌尖」、「舌根」。
指說話的事。如:「長舌」、「饒舌」、「舌戰」。
物體像舌頭般的部分。如:「帽舌」、「鞋舌」。
火舌:火焰冒出像吐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動物飲食、發聲的器官。如:「口腔」、「張口」、「閉口」、「守口如瓶」。
器物納入或放出的地方。如:「瓶口」、「碗口」、「槍口」。
內外相通的地方。如:「港口」、「路口」、「巷口」、「門口」、「關口」。
刀鋒、劍鋒。如:「刀口」、「劍口」。
物體破裂處。如:「傷口」、「裂口」、「決口」。
量詞:A>用於計算人數的單位。如:「一家八口」。B>計算牲畜數量的單位。相當於「隻」、「頭」。如:「三口豬」。C>用於計算器物數量的單位。如:「兩口鍋子」、「一口鋼刀」、「一口枯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夾持東西的用具。如:「火鉗」、「鐵鉗」、「老虎鉗」。
鉗制:要挾控制。如:「人質被歹徒鉗制住,只好聽命行事,任由擺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舉手。《說文解字.手部》:「撟,舉手也。」
2.高舉。《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仰撟首以高視兮,目冥眴而亡見。」
3.糾正、矯正。通「矯」。《漢書.卷十四.諸侯王表》:「而藩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撟枉過其正矣。」
4.假託、假造。如:「撟詔」、「撟令」。
剛強。《荀子.臣道》:「撟然剛折端志,而無傾側之心。」
取。《淮南子.要略》:「乃始攬物引類,覽取撟掇。」唐.高誘.注:「撟,取也。」
鉗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閉口不言。《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單超傳》:「上下鉗口,莫有言者。」《三國演義》第二二回:「百僚鉗口,道路以目。」也作「拑口」、「箝口」。
撟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恐懼害怕而張開嘴巴、翹起舌頭,無法出聲。《新唐書.卷一五九.吳湊傳》:「撟舌阿旨固善,有如善民上訴,叵云罪何?」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