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8.72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銅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細小金鈸,是巴拉他納亞舞(Bharata Natyam)演出時歌者用來擊打節奏,以控制舞者舞步的速度時所用之樂器。
Kay Ambrose《Classical Dances and Costumes of India, 1983》.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元素。符號為C。金屬元素之一。顏色為淡紅色,柔韌有金屬光澤,富延展性。是良好的導電、導熱體。容易與其他金屬形成合金,可供工業、工程、藝術等廣泛運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狀像小鐘,中有小錘,搖動時因撞擊而發出清脆的響聲。如:「銅鈴」、「鈴鐺」。
木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金口木舌的銅鈴,古代施布政教法令時,巡行振鳴招眾注意。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木鐸起而千里應,席珍流而萬世響。」明.朱權《卓文君》第一折:「常言道時來木鐸也叮噹響,時不至呵蘭麝也不生香。」
串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樂器名,打擊樂器。流行於蒙古族、藏族。在環繞成圈的皮環上繫有十幾個小銅鈴,手持圓環搖鈴發聲。也有將小鈴繫於長方形木拍上,持拍柄搖鈴發聲的。用於民間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
數來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北方各地的曲藝。由一人或兩人手執竹板或繫以銅鈴的牛髀骨一邊打拍,一邊說唱。最初藝人沿街說唱,都是見景生情,即興編詞。後進入小型劇場演出,說唱內容方面有所變化,部分藝人演唱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
公古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清代廓爾喀舞者所用,上有銅鈴,歌時繫於股,跳躍舞動而發出聲音。
噹噹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小船。船身小巧輕快,但經不起碰撞,所以船上裝置銅鈴,一路發出噹噹聲,故稱為「噹噹船」。這種船的動力是用腳踩,划水是靠飛輪,不同於一般的船,特具風格。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